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农资市场调查:农民维权意识差 官方监管不到位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02日15:45
  一些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利欲熏心

  个别农民朋友贪图便宜、维权意识差

  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服务跟不上

  农业生产资料(简称农资)是关系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及粮食安全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农资生产和销售格局已被打破,国有集体生产和销售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农资的生产和销售已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但由于农资生产利润大,个别企业昧着良心赚钱,加之销售市场的不规范,农民贪图便宜,造成假冒伪劣农资坑害农民的事件时有发生。眼下正值我省春耕春播的季节,记者深入农家、田野,就假冒伪劣农资事件进行了解;同时也到监管部门、农资部门做了访谈。农民属于社会的底层,但农业生产却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因此,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有效监管,杜绝假农资,更好地护农、爱农、服务农民,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化肥市场问题多多

  从最近对农资情况的了解看,化肥市场问题较多,从生产规模来说,大厂小厂鱼龙混杂,特别是那些包装精美、色彩纷呈、功效神奇的化肥时常让购买者产生疑惑;从生产秩序来说,有些厂一证多用、无标生产;从销售情况看,仿冒名牌、虚假宣传等非法行为使农民屡屡上当,也使执法部门难以招架。化肥市场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难管复混肥。复混肥是采用物理方法将几种不同单质的肥料进行粉碎混合造粒而成或者不经过造粒混合使用(BB肥)。从概念上看,复混肥的生产比较简单,简单的工艺就免不了造假者的跟风。风陵渡工商分局执法人员曾便装去陕西省大荔县几家生产复混肥的厂家暗访,生产设备仅包括一台粉碎机、一台搅拌机、一台造粒机和一台烘干机,生产的原料也只是煤灰和粘土。厂里堆放着十几种名牌化肥袋子,有云南、贵州等地的,客户要什么含量的化肥他们就用什么含量的袋子装,要什么品牌就装什么品牌。价格低廉、暴利诱使,让这些农资生产者铤而走险赚取黑心钱。BB肥则要好于前者,但质量也很难保证。风陵渡工商分局执法人员还曾经去过几家小型肥料生产厂,生产设备更简单,一台磅、几把锨,只需将几种肥料混一混,一会儿就能生产几十吨。监管人员发现,河南省博爱县造假化肥的也很猖獗。这两种化肥已经被造假者搞臭了。而一些大厂家生产优质的复混肥,由于产品成本高,价格没有优势,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假货。工商人员建议,农民要使用复混肥不要盲目购买,先请专家检测,在了解了自己土地缺什么、少什么、需要补什么之后,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合理投入,达到高产的效果。

  二是有机肥添乱。有机肥是用植物的有机质生产的肥料,这种肥料以有机质为主,肥力很弱,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但现实中生产有机肥的厂家往往在有机肥中加入化学成分来提高有机肥中氮、磷、钾等的含量。有机肥价格原本低廉,可是一旦加入了化学成分,这价格就无法让人估摸了,再加上华丽的包装,那可真是宰你没商量。

  三是单质化肥、复合肥举步维艰。目前传统使用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不再畅销,原因是一些经销商的恶意引导。例如:经销商花100元进一袋尿素,实际出售价比进货价要低5元-10元,钾肥、磷肥价格比较高,大多数经销商不进货或少进货,标高价格变相拒绝出售。复合肥价格高得惊人,一袋50公斤的要几百元,农民望而生畏,只能选择复混肥和有机肥。据调查,一袋复混肥经销商能从中赚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不等,高额的利润激发了经销商推销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单质化肥和复合肥料生产、销售的萎缩。

  四是专用肥没有标准乱生产。目前化肥市场最混乱的是专用肥,比如苹果专用肥、小麦专用肥、蔬菜专用肥等,国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生产审批环节不严格,专用肥生产企业都是自己制定生产标准。(姚姬娥 杨百岗)
(责任编辑:侯俊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