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3月3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2011年全国“两会”开幕在即,今年其中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一连串战略目标,包括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镇化、建设环保社会,以及实施科教和人才兴国战略等。国家亦强调支持香港增强专业创新能力,以及继续实施CEPA。“这对香港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拓展内地市场,带来不少机遇。”曾荫权指出,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既在“国内”,又在“境外”,可以为内地金融市场设立一道“防火墙”。
香港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成为各界焦点所在。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香港发展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愿望日趋迫切。曾荫权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不少优势推进国家对于人民币在境外使用和流通的政策。
首先是“先行者”的优势。曾荫权说,自2004年以来,香港已经逐步建立了内地以外最具规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除了高效和可靠的人民币清算系统和平台,香港亦建立了内地以外首个人民币债券市场。香港将继续扩展和深化人民币离岸业务,为人民币面向国际提供“窗口”和“试验场”。
曾荫权指出,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既在“国内”,又在“境外”,可以为内地金融市场设立一道“防火墙”,隔离境外市场的波动可能给内地带来的影响;同时,两地有紧密的经贸和人员往来,金融监管机构一直紧密沟通和合作,均有利于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他说,香港发展的大原则,是与国家的资本帐开放步伐配合,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和内地在岸市场的循环互动,支持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活动。
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
另外,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特区政府成立经济机遇委员会应对危机,委员会此后提出着力发展香港六大优势产业的建议。谈及推动六大产业的进展,曾荫权表示,面对全球一体化和区域竞争激烈挑战,香港要巩固和提升传统支柱产业,也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包括发展新优势产业,以扩阔经济基础,并创造新动力。支持六项优势产业的措施,已逐步落实。六项产业在2009年占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较2008年上升百分之三,是本港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曾荫权表示,香港将利用国家“十二五”发展的机遇,多方面支持六项优势产业的发展。环保方面,特区政府继续鼓励港资厂商进行清洁生产,透过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在内地投资开发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拓绿色商机;另外,粤港两地正在《珠三角规划纲要》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加强合作,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以及两地回收及循环再造业发展等。这些政策加上CEPA下的开放措施,有助香港的环保科技及服务提供者在广东和内地开拓商机,提升区域的环境质素。
医疗服务方面,在CEPA的开放措施下,香港的医疗服务业界可在内地多个指定省市设置独资门诊部、医院、疗养院,并享有投资优惠政策在全国各地设置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香港的法定医护专业人员也可透过CEPA,按不同途径获取内地专业资格,到内地执业。截至2010年11月,香港业界已在广东省设置了四间门诊部提供服务。
多方面支持六产业发展
教育服务方面,香港一直致力成为区域教育枢纽,为其它产业培养人才,提升本身竞争力,并配合珠江三角洲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香港高等教育院校和内地已展开了多元化的合作,在师资培训、学生交流、高校合作和职业教育等范畴,均取得良好进展。
检测和认证方面,香港一直为珠三角提供大量测试和检验服务,确保产品安全。根据去年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七》,香港的检测机构由今年起,可以为香港加工的玩具、电路装置、信息技术设备和照明设备四类试点产品,承担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检测工作。
创新科技方面,国家科技部去年放宽香港科研单位申请资格,鼓励更多香港科研机构和人员参与国家级科技计划。香港政府将根据《CEPA补充协议七》的内容,与内地推动逐步把香港科研机构和企业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今年四月起,特区政府将透过“创新科技基金”,向香港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提供财政支持,以提升科研能力。此外,我们亦与广东省积极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内有关创新科技的措施,并与深圳合作,积极推动“深港创新圈”的发展。
文化和创意产业方面,特区政府资助香港的出版业、创意产业及电影业界等开拓内地市场,例如在北京、广州及其它省市举办展览、分享会等活动,展示香港的优势,持续推动特区与内地业界和投资者的交流。此外,特区政府将联同广东省及澳门筹备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包括联合演出及联合展览等,方便各地表演者、艺术工作者交流。
(责任编辑:UN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