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十一世班禅在现场听取贾庆林主席所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新社发 廖攀 摄
3月2日,刚从加拿大回国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海外华人华侨代表吴柯(图左)在全国两会驻地表示:华人华侨更加关注“十二五”规划,以便海外与祖国在经济、文化各方面更好地交流与发展。中新社发 张丽君 摄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题:政协开幕启动“两会时间” 代表委员畅谈“幸福”和“安全”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由此进入“两会”时间。幸福感、“十二五”、收入分配、房产税、物价调控、限购令、看病难看病贵、食品安全、用工荒等成为代表委员抵京以来在公开讨论、议案提案中频频提及的热词。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所作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中外媒体及民众的最新关注点。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民生是重大政治问题、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收集社情民意的新方式、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围绕民生为政府排忧解难、解决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等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及的表述在第一时间被此间多家主流媒体放在网站头条或其他显著位置,并在微博上被网友广泛引用。“两会”开幕前媒体所作的民意调查中,包括收入分配、物价、房价、食品安全等话题也排在民众关注的前几位,常委会工作报告对公众关注焦点做出了回应。
人民大会堂之外,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早已开始,几天来最突出的关键词莫过于“幸福感”。温家宝总理日前与网民交流时作出关于“幸福”的表述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短短几天时间,已有大量代表委员讲出了自己眼中的“幸福观”、写出了“怎么才能更幸福”的议案提案,有台湾媒体将这种热议场面形容为“让幸福飞”。
全国政协委员孙贵宝表示,幸福不幸福,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更关键。比如医药卫生方面,全国人民都挤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当然不幸福。政府下决心、下大力气搞医改,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升大家的幸福感。
上海团全国人大代表杜斌呼吁让幸福指数逐步成为评价社会的重要补充指标,使将来政府行为评估体系的指标更为丰富,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成员幸福感同步增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希望幸福指数不要变成幸福工程和幸福GDP。
中国官方媒体也在此间发表数篇文章,采访多名代表委员,就“要幸福不要GDP”、“幸福指数替代GDP成为施政纲领”、“幸福包含的要素”、“幸福在哪里”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房产税、个税起征点调整、收入分配、物价调控、限购令、贫富差距、食品安全、看病难看病贵、完善社保体系等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这些话题既关乎民众的“幸福感”,更关乎他们的“安全感”。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表示,只有建立起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社保体系,才能为百姓解除后顾之忧,让百姓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对未来有一个良好的预期。
人们有理由相信,“幸福感”、“安全感”两大关键词将出现在2011中国“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全过程,并收获不少真知灼见。
(责任编辑:UN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