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虽然艰苦,但面对镜头,母子俩还是露出了微笑。肖雷-摄 |
年轻的儿子患上了尿毒症
殷强生家住镇江市新区丁岗镇留村9组,自己的姐姐已经出嫁,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2004年,他开始在当地一家机械厂工作,工资不多,但也足够家用。2009年初,当时27岁的他同妻子步入婚姻的殿堂。几个月后,他的妻子怀上了孩子。这本应该是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就在妻子怀孕7个月后,殷强生逐渐感到身体不适,经常流鼻血、头晕、呕吐。到当地一家医院检查后,一纸检查单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带进了痛苦的深渊。
检查结果表明,殷强生患上了罕见的肾功能衰竭综合征,也就是尿毒症。2009年底,殷先生来到南京军区总院,开始了漫长的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透析治疗,是目前除换肾之外,治疗尿毒症最有效的办法。每次透析需要4个小时时间,忍受痛苦不说,每次医院送过来的治疗费单据,都让殷家人愁眉不展。殷先生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得病之后无法上班,治疗费凑不齐不说,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都难以支撑下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殷先生拖着虚弱的身体,继续在原来的单位上班。
然而1年多下来,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2010年年底,殷强生在医院再次做了检查,结果表明,殷强生的两肾都已经全部萎缩丧失功能,唯一的治疗办法,只剩下换肾。
年迈母亲将自己的肾换给儿子
等待配型成功的肾源需要很长的时间,费用昂贵,这对于几乎已经家徒四壁的殷家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医生告诉殷家人,更好的办法就是亲体移植。
然而自己的父亲年迈体弱不说,也曾经做过两次手术,2010年夏天,殷老师傅胃溃疡住院,为了省钱,手术后住了两天院就匆匆出院。眼看着年轻的儿子在生死线上痛苦挣扎,61岁的母亲郑阿姨毅然决定:把我的肾给儿子。
今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八。郑阿姨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了江苏省中医院。第二天,医院为二人安排了体检。6天之后,2月17日,检查结果出来了,母子二人配型成功,医院随即给二人安排亲体肾移植手术。
因为是活体移植,相当于是同时展开两台大型手术,加上郑阿姨已年逾六旬,还患有轻度的高血压和高血糖,手术的风险相当大。2月22日早上7点30分,母子二人被推进了手术室。
眼看几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医生出来。下午3点30分,整整8个小时之后,手术室的门打开了,主刀医生擦了一下头上的汗水,告诉殷家人:手术非常成功。
好好活着,报答母亲和乡亲
昨天中午12点钟,在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病房,记者见到了殷强生一家人。殷强生住的是无菌病房,郑阿姨住的是普通病房,母子二人并不能随时相见。二人虽然都还躺在床上,但从外表来看,二人的气色都很不错。殷强生告诉记者,以前每天吃药比吃饭还多,手术之后,效果立竿见影。现在感觉好多了,他甚至能察觉到母亲的肾在自己的身体里面搏动。
医生告诉殷家人,从手术之后这些天的状况看,二人目前的情况都非常好。郑阿姨再在医院住两三天,就可以出院了。殷强生再观察20天左右,如果不出意外,也可以出院。眼看着儿子的脸色一天比一天红润,年迈的老母亲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自从得病以后,全家人的重担都落在了妻子肩上,上要照顾爸妈,下要照顾儿子,中间还要照顾我这个药罐子。现在病治好了,最重要的就是努力赚钱。为了给我治病,亲戚朋友、父老乡亲,都给了我们家很大的帮助。家中总共借了将近20万元,我一定要一笔一笔还清。即便是还清了,大家对我的恩情,我也会铭记终身的。母亲为了给我治病,连肾都给了我,29年前,她给了我生命,现在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今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她老人家。”殷强生哽咽着告诉记者。
就在记者发稿前,殷强生又打来电话,特意加了一句:“生病的时候,留村的村支书、村长,还有很多父老乡亲都伸出援助之手,给我捐了不少钱,现在借贵报向这些好心人表示感谢。我今后一定会好好活着,用余生报答我的妻子母亲、亲朋好友、还有父老乡亲。”本报记者 肖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