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香港市民捐获派现金助贫 实践施比受有福价值观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3月04日09:21
  人民网3月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曾俊华宣布向每名成年香港永久居民派钱6,000元的决定,令全城响起一片叫好之声,但亦有人担心受惠市民会做“大花筒”,结果派钱未能达纾困目的,反而会推高通胀压力。不过,事实证明担忧应该是过虑,皆因不少香港人已表明会将6,000元全数捐出,以帮助有需要人士,此举不仅凸显了香港关爱之城的力量,亦彰显出大社会的团结精神,和应了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推动的“关爱精神”,更回应了财爷在网志及预算案中推动“大社会”发展的吁请。

  “6,000元应怎么花?”在香港社会引发了热烈讨论,基层家庭固然欣喜若狂,纷纷表示会储起现金留作应急,也有中产人士笑言欢迎财爷还富于民,自己可选择“食餐好”,或“去次短旅行”,更多社会志愿团体及民间机构纷纷发起“奉献运动”,呼吁有能力的市民捐出6,000元。

  捐款行动一呼百应,除了工商界人士热烈表态力撑“奉献”外,很多中产专业人士亦选择与基层市民共富,支持捐献运动,希望以个人行动汇聚成强大的集体力量,身体力行“施比受更有福”的价值观。

  有政界中人笑言,部分人本还担心市民一面倒“花尽”6,000元,但一看奉献运动响应者众,就知无谓担心:“财爷之前经常说要利用社会资本,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又说要发挥"大社会"的作用,现在这个"大社会"正正在默默发功,透过呼吁市民捐献,把乱花钱而推高通胀的危险性降至最低。”

  他续说,香港人爱心爆棚,这由历来任何地方一发生天灾人祸,香港人第一时间大破悭囊、踊跃捐助,已得到验证,这次的捐献行动亦正再次充分体现香港人的可爱之处:“令钱用得其所,可以帮到人,比自己一时的享受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UN01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