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暨大108岁老校长王越辞世 力促教师节设立(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年03月05日03:12
王越的儿子王思华追忆父亲的事迹。记者骆昌威 摄
王越

  暨大108岁老校长王越辞世:世纪老人带走一生传奇

  他几乎见证了半部中国近代史;他曾两度参与暨南大学复办、并历任暨南大学副校长;他与陶行知、陈寅恪、梁实秋等大师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为新中国设立教师节也贡献过一份力量。他就是王越。今天,人们来和这位传奇老人告别。

  文/记者黄茜

  通讯员卢健民、彭梅蕾

  遗憾未能助梁实秋回乡 抗战胜利后,王越于1946年回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教育系主任。1948年,梁实秋到中山大学任教,与王越结下深厚友谊,1949年后天各一方。晚年梁实秋思乡心切,想通过旧友王越联系回故乡看看,不想不久去世。

  王越为此亲赴广东省委统战部陈述梁实秋的要求。由于手续等原因,此事耽搁下来,大约一年之后,梁实秋先生在台逝世。

  王越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就感到这个事情太可惜了。他回来,对我们做台湾的工作是有好处的。”

  与大师交往:一生敬仰恩师陶行知

  王越1903年出生于广东兴宁,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教育系,师从陶行知先生。新中国成立后王越参与接管中山大学的领导工作,随后任中山大学教务长。在第一次复办暨南大学时,他担任副校长。王越生前曾讲述过与多位学术大师交往的故事,如今听来都是历史的珍贵片段。

  1923年秋,陶行知辞去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准备就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王越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谈到:“我们全科同学开了一个晚会,对他恳切挽留。陶先生很诚恳地说,你们的厚意我心领了,但是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事业关系到全国教育水平,比在东南大学主持教育科的意义更为重大,所以我不得不前往。”

  陶行知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人的品行影响了王越一生。王越生前曾回忆道:“他是一个留学生,著名大学教授,还跑去农村发展乡村教育。中华教育促进会想要他去做试验,去一个叫晓庄的地方创办乡村教育,他义不容辞地接受了。在那里,他跟农民过一样的生活,还挑水挑粪,你看现在有哪个教授能做到?这样的老师你是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千言万语都道不尽陶老先生对我的影响啊!”

  要见陈寅恪先得找王越

  1952年,王越任中山大学教务长。其间,王越多次向陈寅恪请教学问,而外界拜访陈寅恪,一般通过王越联系。

  王越生前曾著文写到与陈寅恪交往的一件事。“记得有一次(大概是1953年秋),广东文教厅厅长杜国庠同志要访问他,先托我征求他的意见。陈先生平时不轻易接见客人,但他知道杜是个学者,所以同意这次的访问。彼此寒暄之后,杜老代转达全国政协希望他担任常务委员。陈老考虑片刻,表示自己身体欠佳,不能接受这个邀请。杜老说,并不要求他每会必到,并表示此次请陈寅恪先生参加政协就是周总理提出的。陈寅恪在欧洲留学时认识周恩来,且对其印象良好,最后陈老答应参加政协。”王越曾写道:“这是他(指陈寅恪)风骨的表现。后来他不愿意担任历史研究所所长,也是他思想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表现。”

  追忆:一生为暨大立汗马功劳

  今年2月26日,王越在广州逝世(本报2月27日A5版曾有报道)。昨日,暨南大学校方专门为这位老校长举行追思座谈会,缅怀他不平凡的一生。暨南大学校长胡军谈到,王越一生为暨大从“一穷二白”发展至如今的面貌立下汗马功劳。

  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倪列怀曾任王越助手。他为记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新中国设立教师节,王越先生也有一份大功劳。1984年,暨大学生为了把尊师行动带向整个中国,联系了华南师院(今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的同学,加上本校学生共12位同学,带着万份倡议书上北京拜访团中央、全国学联等有关单位,呼吁建立教师节。

  倪列怀回忆,学生们出发前夕,他曾帮王越抄写过几封信件,是写给北京的一些名人的,望他们支持学生们的行动。

  倪列怀说,新中国设立教师节的倡议,始于1981年3月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一份提案。“但是作为体制外的、来自民间的呼声,是1984年广州几家高校的学生们发出的。”倪列怀说,老校长从未向别人提起此事。但每年过教师节时,他都会回忆起当年那一幕。
(责任编辑:UN02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