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齐琳 张涵)在经历了去年的轮番上涨和今年年初的旱灾之后,粮食价格已成为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之一。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昨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我国粮食库存量已经达到年消费量的40%,远超国际通行的比例,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2月CPI将继续下降。但经济学家表示,石油价格及气候变化仍是价格形势的两大不可控因素。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张平昨日在介绍稳定物价的客观条件时表示,中国目前大多数工业品都是供大于求的,重要的商品、生产资料供给比较充裕。他着重表述了粮食供给和粮价的形势,称粮价是最基础的价格,也是群众最重要的一个支出项目。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粮食的库存量大体上等于一个国家一年消费量的17%-18%,现在中国的粮食库存达到了40%。
继去年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之后,今年年初的干旱天气让社会各界的神经再次变得紧张,粮食价格上涨预期提高。有分析机构认为,今年夏粮将会受干旱影响而减产,而这也将成为推动粮价和物价上涨的直接动力。
“最近各个方面对于旱情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会不会使小麦减产都十分关注,”张平昨日用一组数字反驳了这一观点:“现在我们小麦的库存还有2000亿斤,几乎相当于一年的小麦产量,这就为我们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奠定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
“我们开始有信心争取粮食第八个丰收年,”对于今年的粮食形势,张平称,发改委正在采取系列措施保证丰收,包括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建设规划,保证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调动农业的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种农种粮”的积极性。
粮价稳定的说法与经济学者的预测一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昨日也表示,目前受旱情影响的粮食是冬小麦,即今年6月份的夏粮。正常年景下,每年我国播种的冬小麦为3.4亿万亩,而全年播种的粮食面积是16.5亿亩,所以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不足20%。且夏粮的产量正常年景下大约是2400亿斤,我国去年的粮食总产量是10916亿斤。所以冬小麦的比重,仅占全年粮食总产量比重的22%左右,占比并不大。
但是,粮价并非物价稳定的全部因素,张平表示:“我们也意识到物价上涨的压力,物价上涨还有很大的风险。”
“2010年的通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也有要素成本上升的因素,还有国际物价上涨的因素。央行几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的便是让未来的货币流通量回归到合理水平,发改委打击囤积居奇的措施主要从防止人为炒作方面入手。”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在本轮通胀的核心因素中,农产品价格上升占据主要地位,且诱因很多,包括气候因素、销售地点与生产地点距离过长导致中间成本过大以及人为炒作因素等,这些措施对抑制通胀是得力且有效的。
尽管如此,厉以宁特别指出,国际石油价格及气候变化两大因素仍然是通胀调控中无法预测的。“我国是个石油进口大国,因此不掌握石油定价权,国际油价上涨不是我们能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