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委员建议:“奥数”保送生不能跨学科选专业
本报记者 王晶晶
今天,在全国政协民盟联组讨论会上,当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的面,几位委员毫不客气地给高校自主招生提起意见。
第一个发言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学生明明是数学竞赛获奖,可他们填的保送专业却完全不是数学。“本来希望他以后能在数学领域有所成就,结果他报的是经管、金融。现在那么多学‘奥数’的,明显就是被忽悠了。我认为,如果这个学生想报数学系或者计算机系,可以保送他;如果想上管理、金融,那得参加考试。因为你以往的学习经历只能证明你在数学方面有比较好的基础,没办法证明你以后是个管理人才。”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制导导航与控制系主任徐世杰是高校自主招生专家组成员,他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化学竞赛得了一等奖却选择保送其他专业的考生,徐世杰问他:“你为什么选其他专业?这个化学实验肯定在中学做不了,你在哪儿做的?”这个考生说,在某大学实验室里做的,是他爸爸的实验室。“我们当时就决定不录用他,这明显有作假的痕迹,也不符合我们自主招生的目标。”徐世杰说。
就这个现象,刘长铭曾经向北大、清华的校长表达过意见,但校长们担心,如果这个学生不招进来,就被其他的学校招走了。“大学自主招生应当是‘按图索骥’,而不是‘撒网捞鱼’。现在很多考试和家长抱着‘撞大运’的目的盲目投靠,实际上高校招走的不一定是好学生,只是把高分学生捞走了。高分考生不一定具有专业发展潜质,未必具有坚定的专业发展志向,这样的人将来很难成为某领域中的佼佼者和领军人才。”刘长铭说。
“我们希望招到一些偏才怪才,实际上这些年我们一个偏才怪才也没招到。”徐世杰也这样说。
对此,刘长铭建议,大学招收学科竞赛获奖保送生,应只允许其进入与获奖学科相关的专业,不允许跨学科选择专业。“这样可以使青少年盲目参加竞赛的情况有所缓解,使学科竞赛不再成为上大学的敲门砖,引导青少年冷静选择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志向,减少参加学科竞赛的盲目性”。
本报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