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工者孩子难进幼儿园
人大代表承诺回去调研
问题
中国校媒联盟学生记者、就读于广州大学的郑礼军回老家广东省汕尾市探亲时,了解到一个外来务工人员为孩子上幼儿园跑断腿的案例。从江西到汕尾打工已有5个年头的杜女士有一个3周岁的孩子,到了读幼儿园的年龄。可是入园问题却让杜女士历尽波折。孩子就读的第一家幼儿园,没有正规的幼儿教师;为了换到第二家,她特意搬了家,但3个月后,该幼儿园却因没通过相关部门的评核而被停止经营。后来,为了让孩子上幼儿园,这位母亲先后搬家,并且托人、送礼,终于进入了心仪的幼儿园,却发现园主对经常送礼的家长的孩子百般关照,而冷遇那些没有送礼的家庭。她没钱送礼,只好准备再换一家幼儿园。
代表回应
当本报记者将校媒记者的调研报告交给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政协副主席李秉记后,他承诺,校媒记者反映的问题,“回去后会再调研调研,向有关部门反映反映”。他表示,随着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加大,终有一天,像江西的杜女士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也会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李秉记说:“一些民办幼儿园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变味,为了节约投入,可能会出一些问题。”
不过,他表示对汕尾市的学前教育有很大的信心,“这存在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李秉记介绍说,目前汕尾市共有幼儿园112所,其中98所为民办幼儿园。2009年12月召开的汕尾市地方两会上,身为致公党汕尾市委主委的李秉记,以致公党汕尾市委调研报告为依据,就如何发展学前教育向大会作了反映。
这位民主党派人士说,去年,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部门的热点。作为民主党派,有义务利用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参政议政,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今年两会,他再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学前教育。他准备提交议案,核心内容是通过立法,明确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责任,重点考虑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此外,还要明确学前教育发展经费保障渠道,明确学前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估手段。
对于杜女士这样的外来人口,李秉记说:“他们也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他们也是城市的主人。关注他们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就是在关注城市的未来。”
(代表回应由本报记者张鹏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