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李彤)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好质量的教育。
时下,孩子上学安全问题频频受到关注。在社会思考学生交通安全,缓解校园周边车多路堵等问题时,校车逐步走进了公众的视线,也逐渐成为高质量学校硬件发展的重要标志。
据了解,根据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在校幼儿园以及中小学生在1.8亿左右,这些都是当前校车的目标群体。根据这个规模,我国大约有9000万学生需要乘坐校车上下学。参照美国校车目前每年4万辆左右的产量,中国校车市场的最大容量在15万辆左右。
然而,我国目前的校车安全现状却不容乐观。“黑校车”的广泛存在、管理运营体制的混乱导致校车安全事故频发。教育部相关人士认为,交通事故已成为未成年人的头号“杀手”,校园安全应该从“校车”抓起,让校车成为学生上下学途中的“移动保险箱”,避免学童上下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也避免途中其它安全隐患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侵害。
就此,全国人大代表、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广使用专用校车的建议》。议案中对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管理主体、管理制度空缺与专业校车运营主体缺失等现象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对“校车标准”落实监督、管理职责归属、法律体系搭建与校车推广普及等核心问题给予了建议。
“政府在校车推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汤玉祥说,推动立法在“重视”的基础上“重实”,相关部门也应通过税收杠杆、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大力促进专用校车的推广普及。
记者在与汤玉祥交流过程中,“标准”一词被他反复提及。“一种是专业校车的技术安全标准,另一种是校车运营管理标准。"校车标准"已正式实施半年有余,但是至今仍有大量不达标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他坦言,校车经营模式更是多种并存,目前主要有学校自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有各政府补贴的营利型组织经营四种。由于校车的低赢利性,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对该市场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有限。校车规范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要通过立法的途径促进专业校车普及。
目前在威海、庆阳、西安和张家港等地街头,长鼻子、黄色标示的专业校车为当地添加了一抹亮色。政府牵头、补贴采购、专业化公司运营与专车专用的模式也成为校车安全高效运营的保障。据了解,主流客车厂商宇通、黄海、一汽等均已推出了自己的校车车型。
(责任编辑:UN008)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