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乔仁慧)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大兴安岭地委书记李海涛,对大小兴安岭的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做了深刻的表述。
李海涛说,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对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作了重点安排,对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兴安岭作为四大国有森工林区之一,有林地面积673.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0.87%,活立木总蓄积5.23亿立方米,生态服务价值每年高达1163亿元,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和寒温带生物基因库,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是重要的贮碳纳碳基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去年12月,《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也是林区人民多年来的期盼与梦想。
他说,“十二五”期间,大兴安岭地区将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继续实施“生态固本、低碳转型、绿色崛起、富民兴区”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生态安全保障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养生旅游度假区、对俄合作新兴区、城镇化先行区“五大功能区”,积极推进“十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低碳绿色转型崛起之路。重点从五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十二五”期间,将深入实施二期天保工程,全面停止主伐生产,今年木材产量由214万立方米调减到72万立方米,2013年调减到56.5万立方米,确保三年调减到位。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五年实施森林抚育1045万亩,森林改培800万亩,人工造林75万亩,全力建设国家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到2015年,力争活立木总蓄积达到5.55亿立方米,比“十一五”期末增加32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1%,比“十一五”期末提高0.13个百分点。最大限度恢复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全面建设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 大兴安岭作为国家批准的首个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全省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十二五”期间,将从低碳产业体系建设、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林业低碳功能培育、低碳生活构建和低碳能力提升等5个方面入手,重点建设一批低碳示范项目和1万公顷碳汇造林项目,努力实现经济活动低碳化、低碳技术创新化、低碳制度创新化、低碳参与公众化、低碳文明生态化,建设具有林区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到201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0亿元、20亿元、2.4万元,实现五年翻一番以上。人均主要指标达到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升级 随着二期天保工程和“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大兴安岭进入了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构建非林替代、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取在三大类七大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一是发展低碳养生旅游、绿色矿业及新材料、寒带生物、清洁能源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神州北极旅游度假区为龙头,重点建设南瓮河湿地公园、北极冰川地质文化公园等一批精品景点景区,加快建设北极旅游名镇、兴安石油小镇、阿木尔蓝莓小镇、塔河鄂伦春风情小镇等一批旅游名镇,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养生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力争低碳旅游总收入实现100亿元,五年增长4倍。发挥我区是全国十六个重点成矿带和三个重要找矿靶区之一的优势,积极引进矿产冶炼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松岭134万吨钼矿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开发利用,力争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绿色矿业示范区,到2015年力争绿色矿业产值超过100亿元,五年增长7.5倍。发挥寒温带生物资源优势,构建生物医药、生物中间体、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四大体系”,全力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寒带生物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寒带生物产值达到100亿元。二是巩固提升绿色食品和林产工业等两个传统产业。积极推进野生蓝莓抚育、种植和以蓝莓为主的野生浆果加工,建设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加工基地,同时,切实抓好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基地建设,2015年力争绿色食品销售收入实现100亿元,五年增长5.6倍。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中俄石油管道通油为契机,着力打造中国最北部对俄资源型产品中转、区内资源型产品集散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展境外木材采伐和资源开发加工等对俄经贸合作,办好国内知名的低碳经济论坛、北极光节、冬至节、蓝莓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打造“南有博鳌镇,北有北极村”的会议经济品牌。
四、加快推进林业体制机制改革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多年来,一直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随着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体制性的弊端愈加突出。启动的十八站林业局林业体制改革试点,目前实现了政企、事企和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模拟分开,完成了教育、粮食、卫生等部分政府职能的移交工作,其他林业局的政府及社会职能移交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为此,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林业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加快实现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和森林资源管用分开,建立起有利于保护与发展、充满活力的林区管理体制。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偏远,气候寒冷,尤其是受开发建设时“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影响,多年来林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很多林区职工居住在板夹泥等简易或半简易房屋,棚户区总面积达556.9万平方米,生活条件非常艰苦。2008年以来,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215万平方米,今明两年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争取2011年、2012年分别改造244.3万和97.69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林区棚户区改造任务。将把棚户区改造与生态移民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规划撤并村屯户数1.4万户,撤并林场、经营所、管理区20个,鼓励支持林业局居民向中心城镇转移集中,到2015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23平方米以上,县、区、林业局址等中心城镇实现“三供两治”全覆盖,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使林区职工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变。同时,全力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以国家实施二期天保工程为契机,为林业职工人均月增资873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力争使林业职工工资达到全省城镇产业工人工资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UN015)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