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775亿给贫困县吃“低保” 今年力争大病住院费可报销七成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艳 张玉琴 孙婷婷 朱小勇) 昨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陈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将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据透露,今年将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要力争达到住院大病报销70%左右,提高封顶线,普遍开展门诊统筹,把群众负担比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也纳入基本医疗保障。
医保新政提前看
1.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今年要力争大病住院费报销达到70%左右;
2.提高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农村是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城市是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同时还有一条是“且不低于5万元”,也就是说最贫困的县支付的封顶线也不能低于5万块钱,这是解决大病的问题;
3.普遍开展门诊统筹,可以把群众负担比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也纳入基本医疗保障;
4.做好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工作,儿童的两种疾病、妇女的两癌,让群众受益。
投钱 医改遇上地方没钱,咋办?
拿775亿给贫困县吃“低保”
记者:推进医改是需要加大政府投入的,而一些财政较为困难的地区,现在反映压力较大,为了推进医改,中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困难、缓解压力。
王军:这几年我们千方百计地缓解基层财政,特别是困难县的财政支出方面的压力。对基层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推进综合医疗改革,也给予了一定的补助,支持他们取消药品加成,我们三年安排了120亿元。此外,调整了医疗卫生专项资金的分担机制,以减轻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压力。以前,新农合就财政分担而言,是五五分担的机制,从今年起,对西部地区中央财政拿8、地方财政拿2,对于中部地区,中央财政拿6、地方财政拿4,单单就这一笔,就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投入141亿元。
除此之外,从去年开始中央财政还实施了一个政策,用通俗的话来说,给财政困难县吃“低保”,规范的说法就是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的保障机制。我们在测算的时候,就是要把这个县能不能够做到有财力保障基本需求,包括民生需求,包括医改的资金需求,如果达不到这个最低的保障线,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补到最低的保障线。像农村的低保户低保补偿一样,要给补到最低保障线。去年中央财政拿了475亿元,今年中央财政要拿775亿元。
看病 筹资低又想高保障,行吗?
争取90%的病在小医院治
记者:去年卫生部在农村开展了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新农合报销的比例达到了70%多。在目前较低的筹资条件下,如何才能做到较高的保障水平,如何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
陈竺:半年的时间,农村儿童“两病”保障已经有4000多名患儿得到了救助。今年在筹资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受益面要进一步扩大,另外就是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率也要进一步提升,同时门诊统筹还要进一步推开。新农合虽然筹资水平是比较低的,但它是世界上覆盖的人口最多的一个保障制度,覆盖了8亿多人。我们有个预算,目前农民大概80%的病能够解决在县医院,如果能够做到90%的病,包括一部分比较疑难的大病也能够解决在县医院,实现大病基本不出县的话,那么新农合的效益就能够发挥得更好。随着筹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能够既实现管得住、管得好那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看病就医,又能够实现加强那些社会关注度大、明显会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且诊疗效果确切的重大疾病保障力度的目的,同时把医药费用控制住。
报销 提高保障水平,有什么招?
今年力争大病报销达到70%
记者: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医疗保险的补助力度,去年的水平达到了人均不低于120元的水平。在未来除了继续提高补助的水平外,还有哪些措施真正提高保障的水平,让人民得实惠。
胡晓义:现在的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覆盖了超过12.6亿人,正在向着全民医保的目标迈进。 而且提高了保障的水平,并集中解决了一批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央财政专项投入509亿,地方财政也加大了投入,集中解决了800万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和其他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把他们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
现在各级政府仍然在继续加大投入我们还要做的事:一是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今年要力争达到大病住院费报销70%左右;二是提高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农村是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城市是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同时还有一条是“且不低于5万元”,也就是说最贫困的县支付的封顶线也不能低于5万块钱,这是解决大病的问题。三是普遍开展门诊统筹。如果只保住院的话,受益人群大概是10%左右,最多到11%,但要全面推行门诊统筹,受益面能够达到50%以上。所以全面开展门诊统筹,可以把群众负担比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也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让群众受益。此外,要有关部门一起做好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工作,儿童的两种疾病、妇女的两癌,让群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