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俞岚)国家发改委10日在此间称,“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年)中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2001年至2005年)的1.04下降到0.59,能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在中国能源消耗中,工业消耗的能源占70%。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测算,中国在2018年前后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届时能源消费需求才有可能放缓。在此之前,由于重工业发展比重大,高耗能产业大量存在,节能技术的利用尚需过程等因素,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还将很大,再加上城市化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一直处于高增长期。
相较于旺盛的需求,中国资源供给明显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缓解供需矛盾,确保能源安全,在扩大供给的同时,中国政府近年来在降低消耗方面也采取了诸多措施。除了推动节能技术应用外,官方还加快了推动落后产能淘汰的步伐。各地大量关停小火电机组,一大批造纸、化工、纺织、印染、酒精、味精、柠檬酸等重污染企业被关闭。
发改委今天表示,2006年到2010年间,中国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扭转了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上升的势头。
数据显示,“十五”后三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上升了9.8%,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上升了32.3%和3.5%。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9.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14.29%和12.45%。通过节能,五年间中国共提高能效少消耗能源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
作者:俞岚
(责任编辑:U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