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期范围内保持存款会获正利率
文/特派北京记者陈翔、王飞、杨进、赵琳琳、柳建云
昨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货币政策及金融问题”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回应民众存款缩水的问题时说,CPI有时候变动也很快,比如说去年下半年上涨得比较快,有可能利率跟不上,会出现短期的实际负利率。另外,利率调整也不能只顾及CPI。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也一同出席记者会并接受媒体采访。
真正管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还不是汇率
记者:当前通胀压力比较大,但是加息又会带来热钱大量快速涌入,央行在两难的情况下在汇率和利率上的调节如何权衡的?刚刚公布的另外一个数据CPI2月份达到了4.9,与1月份基本持平,如果为了通胀压力增大的话,下一步会不会对汇率进行一次性大幅度调整?
周小川:应对通货膨胀的各项政策工具中,并不是特别侧重于汇率这项工具,因为还有其他若干项工具。因此我想,我们的汇率政策和汇率改革还是要坚持“三性”,其中一条叫渐进性,也就是我们还会坚持用渐进性的办法来推进汇率改革,增强汇率的灵活性。
记者:有外媒分析,人民币可能会继续加快升值,并且可以作为一项政策工具,用以对抗通胀率的提升。您对于这种观点是否认同?
周小川:全球经济危机以后,复苏出现了两种不太平衡的局面,发达国家的复苏速度比较慢,中间也有一些曲折,而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主要新兴市场大国的复苏都比较强劲,增长率也比较高,因此这带来的通货膨胀率差别比较大。新兴市场大国多数的CPI都比中国要明显高一些。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内经济规模非常大的情况下,真正管理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还不是汇率。
今年的货币政策已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记者:目前CPI高企,在长期负利率的情况下,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资产不断地缩水,负利率会持续多长时间?
周小川:央行在中期范围内应该保持存款会获得正利率,但是CPI有时候变动也很快,比如说去年下半年上涨得比较快,有可能利率跟不上,会出现短期的实际负利率。另外,利率调整也不能只顾及CPI,还有好多其他的政策目标。回顾中国近一二十年的历史,从中期来看,实际利率大体为正。
记者:物价上涨与流动性过剩有关,请问人民银行是否将继续收缩银根,是否会再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周小川:央行从去年1月开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吸收流动性。今年我们的货币政策已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我们会继续使用管理流动性的各项工具。管理流动性的工具也不光是收缩一个方面。
中国对于欧元区有信心
记者:中国外长前几天表示中国支持了几个欧洲国家的国债,您能说说是哪几个国家吗?购买的金额是多少?
周小川:通常,我们不会在这种场合下说我们哪种资产买了多少。但是确实,中国对于欧元区是有信心的,欧元区有一些国家虽然有困难,但是我们会大力支持他们克服当期所存在的财政上的困难,把经济进一步搞好,而且对此是有信心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表示了这种态度。
记者:对中国人来说,黄金是比较安全的投资吗?为什么中国人老不愿意消费呢?
周小川:很多人认为,可能黄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方向。我认为应该尊重他们的自主判断。但是要说未来的话,各种判断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都面对着自己需要管理的风险。对中国投资者来讲,我们目前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可供投资的选择相对偏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开拓出更新的渠道,更新的金融服务,也许还有新型的金融机构来帮助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从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来讲,中国现阶段投资占比太高,消费占比偏低。但是去年情况有所好转,每个月的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有好几个月都在19%左右或者19%以上,多数月份也都在18%以上。这说明,中国政府关于扩大消费、鼓励消费的政策正在逐渐产生效果。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中国老年人消费比较谨慎,年轻人也有很多是负了债,大举消费,各种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组别都存在,但是总的来说,是向好的方向变化。
两会记者观察
越是“惊心动魄”
越要“心定气闲”
昨天在全国人大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的“货币政策及金融问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胡晓炼、副行长刘士余、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成为媒体追访热点人物。这场记者会也成为本届人代会至今历时最长、回答问题最多的记者会热烈的提问、详尽的回答,令记者会持续到中午12时45分。笔者算了一下,四位行长总共“连珠炮式”公开回答了足足27个问题。
昨天广东代表团分组讨论时,不少代表谈了转移支付改革、预算草案意见等话题。钟南山代表、陈洪先代表都认为,财政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东西,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国计民生,人大监督是非常需要的。
记得2008年3月18日,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笔者认为,财政分配集中体现利益分配,“惊心动魄”包含着政策出台前的交锋、辩论、质疑、解释等。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两会”在此环节中,负重大职责,起关键作用。
在老百姓高度渴求“保卫财富”的时代,财政政策制定前越“惊心动魄”,制定后群众才能更“心定气闲”。
(陈翔)
(责任编辑:UN005)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