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日本发生8.8级强震 > 日本地震消息

地震专家认为目前地球地质活动总体正常(组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年03月13日04:53

                    在日本仙台港口上空拍摄的地震后散落的集装箱。(新华社/美联)

                      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爆炸后冒出白烟。(新华社/路透)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罗沙)日本东部海域11日发生强烈地震,社会公众对近期全球地震频发表现出极大关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11日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地球地质活动总体正常,短期来看,地震活动正处于相对活跃的时期。

  “本次日本地震与10日发生的云南盈江地震并没有直接关系,从板块上看,日本属于太平洋板块,而云南地区处于亚欧板块。”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刘杰说。

  对于有公众提出的全球是否正处于地震活跃期的问题,刘杰说,全球现有的地震资料最早只能记录到110年前,因此各国对于全球地震活动周期的研究存在很大争议,从历史资料初步分析,全球自2004年印尼大地震起就进入了一个强震相对活跃的时期。

  “仅仅100年左右的数据,并不足以支持我们对地震的规律和周期做出判断。”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表示,从短期来看,地震活动当前确实处于活跃时段,但是从较长的时间来看,地球活动还是处于比较正常的情况。

  “近期地震活动的确很频繁,今天日本强震过后,大大小小的余震不断,余震的强度也偏高。但我们认为这些地震活动范围相对集中,能否改变全球范围的地质活动规律和周期,还很难下结论。”刘杰说。

  在回答关于近期月球到达近地点将对地球地质活动带来影响的问题时,刘杰说,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潮汐力,从地质活动的角度上看,这属于外部因素。“对地质活动来说,外因带来的影响较小,主要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触发作用,地壳运动本身的内在因素才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

  刘杰表示,截至11日17时,地震台网共监测到云南盈江地震灾区已发生300次左右余震,其中4级以上5次,没有5级以上余震发生。“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盈江地区的地质活动预计还会活跃一段时间,有感余震可能还将发生。”

  潘怀文同时呼吁,社会公众要增加防震减灾和地震救援、自救互救的知识。政府要从娃娃抓起,普及地震知识,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并强化建筑物抗震能力。

  地震海啸致700多人死亡 宫城县一城镇万人下落不明

  福岛核电站泄漏3人遭辐射 事故机组将报废

  据新华社东京3月12日电 日本警方12日说,日本东北海域11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和海啸已造成700多人死亡。日本有关部门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初步认定为冷却用氢气爆炸,导致至少3人遭辐射。

  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随后1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目前,核电站区域内辐射剂量仍大大超出正常值,核电站冷却遭遇难题。12日晚,东京电力公司向1号机组反应堆注入海水降温,专家认为该机组将难再启动。

  据日本媒体12日报道,在东北部地震灾区宫城县一个港口城镇,目前约有1万人下落不明。

  我驻日使馆

  加紧确认同胞安全

  据新华社东京3月12日电 (记者夏立新、报道员李鹭瑶)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11日下午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加紧确认在日华侨华人安危,目前尚未得到有中国人员在地震中伤亡的报告。

  据了解,目前在日本的华侨华人留学生总数达70万人,主要集中在东京及其周边地区。本次地震海啸受灾严重的宫城、岩手、福岛、茨城四县有华侨华人留学生约3万人。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

  日本地震海啸四启示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许雪毅)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党组书记刘赐贵1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国家海洋局立即做出周密部署,积极应对,目前将继续密切关注其后续反应,此次日本地震海啸也为我们的工作带来四点启示。

  第一,在当前东部率先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密度急剧增大。国家和沿海地方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海洋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将包括海啸在内的海洋灾害影响评估作为沿海开发布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论证的强制要求,切实提高沿海地区的灾害防御能力。

  第二,加快建设多部门联动的灾害应急协调机制。沿海地区要抓紧开展当地的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将海啸应急预案上升为政府预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制定包含人员疏散、基础设施关闭、抢险救灾等在内的一系列海啸灾害处置工作方案,并定期开展海啸应急演习。

  第三,加大海啸灾害观测预警能力建设力度,为政府指挥决策和公众防灾避灾提供至关重要的科学支撑。我们将强化对重要海啸生成源地的业务观测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海啸预警系统,做好海啸预警服务。

  第四,大力普及海啸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海啸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如推行海啸避险知识“进校园”“进社区”,并充分发挥公众媒体优势,持续做好海啸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地震发生时该怎么办?(避震常识)

  如果地震发生时身处室内,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保护好头部,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应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

  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外,应当远离室外危险物和危险场所。室外危险物包括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如果地震发生时身处野外,应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如果地震发生时身处海边,应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积极实施自救。自救原则包括: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延长生存时间;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听到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

  地震发生后,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

  (据新华社电)

  作者:罗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