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重点区域将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3月13日10:02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土保持问题已从政府需要考虑的大计变成了普通社会公众也高度关切的身边事。如何治理水土流失,政府作为是成败的关键。今年3月1日,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正式施行。它重点修订了哪些内容?又呈现哪些亮点?

  新增“规划”专章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来自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水土流失,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45亿吨,损失耕地100万亩,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防洪安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土保持法,标志着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水土保持法的施行,缓解了大规模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剧趋势,有效遏制了人为新增水土流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土保持出现了工作统筹规划不够、预防和治理的措施不够完善、重点预防和治理的区域及对象不够全面、监测体系和监督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修订法律加以解决。

  与原水土保持法相比,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增加了“规划”专章,突出了预防保护措施,细化了监测和监督规定,强化了法律责任,共增加了18条,内容更充实,可操作性更强。新法共60条,分为总则、规划、预防、治理、监测和监督、法律责任、附则等7章。

  强调政绩问责

  修改后的水土保持法,在强化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强化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突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强化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

  强化了地方政府水土保持责任新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

  强化了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原法仅规定了规划的编制主体和批准机关,过于简单和笼统,操作性不强。新法增加了“规划”专章,对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依据与主体、规划类别与内容、编制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作了明确规定。

  突出了水土流失预防保护新法“预防”一章明确要求,对容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的取土、挖砂、采石等活动,要求强化管理;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限制或者禁止一切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禁止毁林毁草,禁止铲草皮、挖树兜、采集发菜或者滥挖虫草、甘草、麻黄等活动;对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要求选址、选线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对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砂、石、土以及矸石、尾矿、废渣等,要尽可能综合利用。

  加强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明确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加强坡耕地改梯田、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多渠道筹资,加大水土保持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强化了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治理要求。

  强化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在处罚手段上增加了滞纳金制度、规定了行政代履行制度、强化了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在处罚力度上,提高了罚款标准,由原来的最高1万元提高到50万元,加重了违法成本。新法的罚款等处罚措施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实施。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修改后的水土保持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国家要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所谓生态修复,就是让自然休养生息,其核心是通过减少人为干扰,让植被自然恢复从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水土流失是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而生态恶化的根源主要在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限定人类的活动,避免对大自然的过度干扰和破坏,大自然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自我修复。

  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的一种非工程方式。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国生态修复取得可喜进展,全国有近1200个县实施封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区全面实现了封育保护,全国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不仅在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效果明显,而且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大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快速减轻水土流失程度,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举多得的好措施。所以,新水土保持法的相关规定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力度,扩大林草覆盖面积,预防和减少水土流失。

  水利部表示,未来五年,我国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西南石漠化、东北黑土区等地区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力度将不断加大,启动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南方崩岗治理,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万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2万多条,完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22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3.68亿吨。在这一过程中,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律能否发挥有效作用将面临考验。

  (本报综合)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