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日本发生9.0级强震 > 日本地震消息

核电专家释疑:福岛核电站爆炸并非“核爆炸”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2011年03月14日10:11
福岛核电站爆炸后可能影响范围示意图 IC制图
福岛核电站爆炸后可能影响范围示意图 IC制图

  晨报记者 李晓明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出现核泄漏,目前已有多人遭受核辐射。“核危机”引发的担忧甚至超过大地震和海啸,不少人甚至联想到核武器爆炸。对此,中国核工业集团的一位专家指出,核泄漏并不同于核爆炸,但核泄漏产生的核污染危害范围甚至可能要超过小型核爆炸。

  此次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是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发生的爆炸,是一种化学反应;而核爆炸是类似核弹、氢弹等核武器的爆炸,是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造成的,是一种物理反应。尽管核爆炸的破坏力超强,但是核电站如果发生核泄漏,产生的核污染危害范围甚至可能超过小型核爆炸。

  4级核事故意味什么?

  放射性物质小量释放

  日本政府已将这次核事故初步定为4级。这一级别意味着什么?与核安全相关事件如何分级?

  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的规定,核安全事件共分为7级,其中1级至3级为事件;4级至7级为事故。

  在“事件”中,1级为异常;2级为普通事件,还没有产生场外影响,但有核设施内工作人员遭受过量辐射;3级属于严重事件,放射性物质极小量释放,公众所受辐射程度小于规定限值,但有核设施工作人员的健康受严重影响。

  在“事故”方面,如果达到4级,则表示放射性物质小量释放,公众遭受相当于规定限值的辐射影响,同时,核反应堆堆芯和辐射屏障出现显著损坏,并可能出现工作人员遭受致命辐射的情况;5级属于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放射性物质有限释放,此时核反应堆堆芯和辐射屏障出现严重损坏;6级和7级则分别属于重大和特大事故。

  历史上,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即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当时,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万人受到辐射;1979年的美国三哩岛核事故则属于5级。当时,由于核电站机组的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

  核辐射有何危害?

  超量会致癌甚至死亡

  目前,日本已有超过百人被检测出遭受核辐射。那么,核辐射对人体究竟有何危害?专家表示,主要看“受照剂量”,严重的话可能导致躯体效应、致癌甚至死亡。

  专家表示,核辐射就是放射性元素产生的辐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无时无刻遭受辐射。比如一次医院拍片大约吸收1.2mSv(辐射剂量单位),一年接受的天然照射是2.4mSv。我国标准规定工作人员每年不能接受超过20mSv,相当于连照20次X光的核辐射。根据我国标准,一个孕妇每年只能额外接受1mSv辐射。

  “人体受到辐射照射后,会产生两种生物效应。 ”一种是随机性效应,如果受到辐照的细胞被改变而不是被杀死,则结果会有重大区别。尽管肌体存在高度有效的防御机制,由一个被改变的但却是存活的细胞的再生过程产生的一些克隆细胞,在经达长时间和不等同的延迟之后,即经过所谓的潜伏期之后,可以导致癌症,而且癌症诱发的几率被认为是与所接受的剂量成正比。第二种是确定性效应,当人受到外辐射到一定剂量后,会呕吐、造血抑制、甲状腺粘液水肿、皮肤红斑或脱发等,严重的会死亡。而喝了受污染的地下水,吃了受污染土壤上长出的物质,放射性核素将一部分沉积在人体内,从而可能引发各类疾病。

  避难半径为何扩大到20公里?

  考虑泄漏量、风向和环境

  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日本政府12日晚将第一核电站周边的避难半径从原有的10公里扩大至20公里,超过10万人需要疏散。对此,专家表示,核泄漏疏散方案主要根据泄漏量和烟羽方向、飘散方向而定。

  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于12日下午发表紧急通知,要求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10公里之内的居民立即转移,第二核电站周围3公里内居民转移;当晚再次发表紧急通知,将第一核电站的避难半径扩大到20公里,第二核电站的避难半径扩大到10公里。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整个抗震应急的机制比较健全,基本上是一个程序化的操作。”该专家表示,应对核泄漏事件,日本也是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居民范围一是要看核泄漏量的多少,第二个还要考虑风向以及当地环境。“风向决定放射性物质的飘散方向,顺风的话会飘得更远。 ”

  发放碘片有何意义?

  缓解放射性元素对身体侵害

  核电站一旦发生核泄漏,如何防护?据新华社消息称,日本政府考虑向福岛核电站周边民众分发碘片。

  专家表示,一旦发生核泄漏,人员应该马上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隔绝污染烟羽和气体也很重要。另外,为避免吸收放射性物质碘131,可以服用一些稳定碘片,从而缓解放射性元素对身体的侵害。

  核电站周边居民还要避免外出,关闭并远离门窗,隔绝通风,储备一些水和食物,等待政府组织撤离。撤离过程中,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罩上雨衣、床单等防护用具,减少皮肤裸露在空气中的面积。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