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雷思海
世事如棋局局新。真相和道理深藏在每天发生的海量时事动态背后。《天下纵横谈》透视政治、经济、文化三维视野,贯通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每周一次为您抽丝剥茧,显现新闻本质。
本期《天下纵横谈》为您分析中东北非发生局势动荡后,美中俄欧等力量在该地区展开的博弈。
美国用高油价冲击中欧,地区动荡可能再扩大 沙特股市暴跌8% 本报综合消息:由于投资者担心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局面可能会扩大至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基准股指Tadawul All Share指数3月1日盘中暴跌8%至5450点,跌幅创下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收盘时,沙特阿拉伯基准股指Tadawul All Share指数下跌6.8%,报收于5538.72点。
美国要求卡扎菲下台 新华社4日电: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卡尼4日表示,奥巴马总统对卡扎菲政权对平民使用武力“感到震惊”,他每天听取至少三次关于利比亚局势的简报。卡尼称,美国“不排除任何选项”。
美国媒体及学界持续高度关注利比亚局势,部分中东问题专家强烈建议美国政府军事干预,或是通过中央情报局对利比亚反对派进行秘密军事援助。
评: 在2月20日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指出,美欧并没有预料到世界金融危机的政治后果首先在中东北非地区爆发,但是,危机一旦出现,大国角逐必然就会接踵而至。各方势力将在这一地区,迅速调整自己的外交和经济政策,以适应这一变化,或者引导这一变化,往本国战略利益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目前来看,美国的策略是把事搞大,并希望出现连锁效应,这与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关。目前,中国面临比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欧盟面临温和的通货膨胀压力,而美国还处于通货紧缩阶段,因此通货膨胀压力最小。中东北非局势的发展,对世界油价的巨大影响,让白宫一些人看到了另外一条让美国摆脱金融危机和霸权危机的出路。
评论员认为,这条出路就是利用中东北非局势紧张引起的油价高涨,倒逼中国与欧盟。具体来说,对中国,则是逼迫中国或出台更严厉的紧缩政策,或者进行人民币升值,从而间接攻击中国的经济;这也有利于美国说服中国,在美国将来可能对欧元攻击时,不要再扶持欧元。对欧盟,则是直接打击其地中海联盟计划,另外一个目标则是威逼利诱欧盟配合自己,在即将到来的法国G20会议上,向中国施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评论员认为,沙特这次股市的暴跌可以看作是美国的战略测试手段之一,而要测试的对象,则是中国与欧盟的经济与社会对高油价的承受力。
评论员认为,利比亚之乱的国际后果,难免会让一些美国人作这样的美梦:引导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混乱,往其他一些中东和非洲重要的产油国发展,从而引起油价暴涨,从而为下一步以金融手段攻击中国或欧盟打下伏笔。
在这一方面,评论员认为,我们应该密切注意安哥拉、尼日利亚,甚至包括美国的盟友沙特的局势。如果美国目前的一系列测试结果,支持美国进行这一战略冒险的话,那么,包括沙特在内的产油国局面动荡,也并非是不可想象的。
美欧分歧凸显,欧盟立场更接近中俄 欧盟将就利比亚局势召开外长级会议 法新社3月3日的消息,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3日表示,欧盟将就利比亚局势于本月1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欧盟外长级特别会议。
法国称反对未经安理会授权就军事干预利比亚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利比亚动荡局势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法国外交部长朱佩1日表示不支持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而美国和加拿大已向地中海派遣军舰。
朱佩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言时说,法国反对任何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他说,目前法国正在对利比亚形势进行研究以出台相应措施,其中正在考虑的方案包括在利比亚上空建立禁飞区。
评: 在2月27日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指出,从突尼斯开始,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的演化,就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往北方发展,另一个则是往西方发展。这两个方向,代表的是美国战略利益和欧盟战略利益的博弈。往北方将会接近美国大中东计划的核心区域以色列和沙特;而往西则直指欧盟的“地中海联盟”计划的核心区域利比亚。
扫过埃及、也门、巴林,并曾出现向北扩散趋势的动荡之波,在美国的影响下,却最终让利比亚成为这次动荡的风暴眼。这显示,局面是朝着欧盟战略利益受损的地中海方向发展。
从美国的态度来看,美国是不在乎利比亚陷入分裂和战争的。而这恰恰是欧盟,尤其是法国最为担心的局面。因为一旦利比亚陷入战争和分裂,那么欧盟的地中海联盟计划,将被美国釜底抽薪;欧盟同样也担心,一个由美国扶植上台的利比亚反对派,也非常有可能亲美而疏远欧盟,这样一来,地中海联盟计划同样也是镜花水月。
因此,我们看到,在卡扎菲显示出在其势力范围内获得一定支撑的时候,欧盟就立即拉开与美国的距离,强调任何国家,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明确授权,不得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很显然,当前有能力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的国家,只有美国一家。而对美英所主张的禁飞区方案,法国也表示了反对。
随着局势的发展,美欧对利比亚的不同战略考虑,使其分歧更加突出。显然,跟在美国的利比亚政策后面,就意味着首先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利益牺牲,能换来什么?评论员相信,欧盟对此是很清醒的。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中俄战略协调取得共识,严防美国的新花招 上合组织就中东北非局势发表声明 中新社3月4日电:2011年3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伊马纳利耶夫就中东局势发表声明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中东北非地区国家保持着友好交往,对该地区局势发展表示关注,希望有关国家政府和人民根据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充分保护人权、严格遵守国际人道法和确保平民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好面临的各种问题,尽快恢复稳定和正常秩序,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建设道路。
俄罗斯在利比亚损失军事利益 俄罗斯《消息报》2月28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近日通过了对利比亚的制裁方案。该制裁方案将严重打击俄罗斯和利比亚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据军事专家统计,俄罗斯将蒙受20亿到40亿美元的损失。
评: 这次上合组织出面对中东北非局势发表声明,是非常值得品味的。这说明,对中东北非局面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美国可能利用这一局面的策略问题上,俄罗斯与中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评论员认为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石油价格的暴涨,对当前世界第一原油出口大国俄罗斯来说,意味着暴利。可以说,油价暴涨本身就可以看作是美国资本对俄罗斯的一种诱惑与收买,俄罗斯能够在当前抵御这一诱惑与收买,并与中国一同,以上海合作组织的名义发表声明,本身就是一个很明确的政治姿态:俄罗斯不会为石油利益,而出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舆论也予以了良好的配合,为在利比亚经济利益本来不多的俄罗斯,找出了军事贸易方面的损失。这一舆论准备,既是俄罗斯关心石油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的一个对内解释,同时是俄罗斯将来更大程度地介入利比亚乃至中东北非地区其他国家局势的对外说明。
评论员认为,俄罗斯的这一决策是明智的。虽然这种美国资本控制下的原油价格暴涨,能够让俄罗斯一时得利,但是,在必要时,美国是完全可以把石油价格打到很低的。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石油价格跳水依然历历在目,相信对俄罗斯人来说,追求的不是一时的石油价格高涨,而是永远的石油定价权,也就是打倒美元在石油交易上的定价权。
而从更大的战略格局上来看,美国试图在当前利用中东北非政局动荡,来为自己的金融危机和霸权危机脱困。因此,从根本利益上来说,美国的做法是与俄罗斯的战略利益相背离的。下面再看下面一条消息……
中国应严密关注其他产油国局势 中国外交部就利比亚等国局势提出三原则 综合外交部网站消息:3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阐述了中方在解决利比亚问题上提出的三原则。
姜瑜说:“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有关讨论,应该有助于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下一步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利比亚局势的发展和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协商的情况。我们认为,以下原则应该遵守:要尊重利比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要推动通过对话等和平方式解决利比亚当前面临的危机;安理会应该充分听取和尊重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意见。”
评: 虽然中国从利比亚撤离3万多名中国人,经济利益损失很大,可是相比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巴基斯坦这些周边区域,发生在中东北非的政治动乱,虽然导致中国的利益受损,但从地缘安全上来说,其直接冲击还是要小很多。
但是,评论员认为,中国绝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相反,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因为,这一次冲击的本来就不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安全,而是中国的经济安全。现在,已经有一些美国智囊预测,石油价格很快会到140美元一桶,而沙特若也发生动荡的话,石油价格甚至可能上200美元。
2007年,石油价格暴涨之后,引起美国投机资本在油价高位为兑现石油投机利益而平仓,石油高价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引信之一。如果这次石油价格再次暴涨,世界经济形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评论员认为,鉴于目前美国处于通货紧缩阶段,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依然比较小,也就是承受石油价格涨价的能力相对比较大;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能源进口国,或是由于此前的经济刺激政策,或是由于美国的货币洪水政策,正在遭受通货膨胀之苦,这是2007年所没有的压力。因此,此时石油价格如果进一步暴涨,将可能引起更大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压力,甚至会引起社会不稳定。
因此,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对利比亚局势有一定发言权的中国,也应该在此时,对美国试图主导中东北非局势发展走向的政策,保持高度警惕,并在与俄罗斯和欧盟达成战略沟通之后,共同将利比亚局势引导至和平解决上,以防止下一个利比亚的出现。惟有如此,才能够让美国在一系列测试之后,得出在中东北非战略冒险的代价难以承受的结论。
评论员认为,中国就利比亚问题提出的三原则,即是这一意图的体现。评论员认为,由于中俄欧目前立场相近,当前的中东北非局势的影响依然处于可控阶段,但必须时刻注意新的动向。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责任编辑:U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