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名校自主招生遭质疑:换汤不换药增学生应试负担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11年03月17日04:49
                       3月12日,参加完北大自主招生面试的几位学生在交流心得。

 

  3月11日,清华大学的西门被学校保安牢牢地看守着,没有校内证件的人一律不不被允许进校门。保安的解释是学校里面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所高校合作进行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进入复试阶段。

  第二天,北大自主招生考试也拉开帷幕,北大图书馆东侧的文史楼前挤满了参加复试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

  虽然开考日期错开,但是最后的综合面试环节却全部安排在同一个下午举行,这就意味着分别通过两所学校笔试的考生将只能选择一所大学面试,并不能同时拥有北大清华给予的面试机会。

  面对记者的采访,北大清华两所高校都显得很谨慎,“这是新的尝试,我只能说这么多。”在北大招生办,一位老师对记者表示。

  自主招生考试虽然一直在推广进行,但社会上也存在着对其不足之处的争议,今年,有自主招生权的80所高校中,有34所高校以“集团”联考形式亮相,几乎囊括国内所有知名高校,其中,单是以清华为首的“华约”和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便集中了大陆地区传统实力较强的19所高校。教育界人士预计,2011年是中国高校招生选择站队的一年,也是生源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相比每年有1000万考生参加的高考而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虽然仅占极小份额,却引发强烈关注。在教改尚未全面铺开的背景下,这些高校自主招考联盟率先迈开的尝试在目前阶段更像是一场艰辛的尝试。

  机会多了,但也增加了应试负担

  来自河南杞县的蒋老师带了本校两名学生来分别参加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他们住在学校附近的宾馆,12日早上8点半,他们就来到北大,虽然他的学生是安排在下午进行面试,但他还是早早来这里看一下上午考试的情况。

  “之前笔试的题目开放性的比较多,和高考的题目感觉不一样,但毕竟是一场选拔性考试,学生还是要准备准备。机会多了,但确实也给学生多了一次应试负担。”蒋老师告诉记者。

  12日上午,北大的文史楼前人头攒动,参加面试的考试将别分成5人一组,每人抽取一个问题,考生分组讨论,然后老师再进行针对性询问。

  “你认为自主招生考试是增加机会还是增加负担?”这个问题是北大老师问得比较多的,他们也很想了解考生对自主招生考试的态度。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不少考生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确实也造成了负担。”

  看上去,这更像是一次就业面试,很多考试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有些女生化了淡妆。

  第一组进行面试的学生刚从偏门出来,大批家长立刻蜂拥而至,将这些出来的考生围住进行“现场采访”,询问面试的场景和题目。来自哈尔滨师大附中的刘同学俨然一个新闻发言人模样,面对各路家长媒体的提问侃侃而谈。据她介绍,老师很和蔼,题目也很开放。诸如“你对有人续写《红楼梦》此事如何评价?”“社会低水平收入人群的增加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她说自己没有太刻意地准备这次面试,但笔试时确实花了些时间。对于这些已经通过笔试的幸运儿来说,他们最少可以从北京获得5分的加分,最多能获得40分的加分。因此,他们认为虽然增加了不少负担,但更多的是增加了机会。

  北京家长马先生说,他的孩子北大清华笔试都报了名,不仅平时找难题做,而且两个月前就开始钻研这两个联盟的考试样题,“本来只需参加一个高考,大家公平竞争,现在多了这么多自主招生考试,反而使孩子多准备两个考试。”

  不少家长认为,北大和清华的考试时间紧挨着,如果都报,学生会吃不消。多数学生家长表示,参加联考还是要有的放矢,针对某一联考多下功夫,没必要广撒网。

  命题人、命题思路不变,与高考有多大区别?

  根据记者现场了解到,来参加本次自主招生考试的多为各地名牌重点中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成绩都在学校排在前面,都是成绩好的学生。”河南的蒋老师说:“这次北大清华面试"撞车",我们的学生只能两选一,确实像一场"掐尖"大战。”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指出:“自主选拔录取作为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的高考制度的重要补充,主要招收具有创新潜质、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

  但记者发现,由于联盟自主招生是新模式,加之有的联盟的命题方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所以多所中学认为这样的考试“有助”高考,十分鼓励学生参与,并采取各种措施,以期增加学生踏入名校的筹码。

  对于目前高校自主招生最大的指责在于,从目前考试的内容来看,几大招考联盟的命题仍然没有脱离“应试”的思路,只是题目更难。很多考生反映本次考试的题目难度比较大,对自己的自信心有所打击。

  自主招生的初衷本是为了能够招聘学校认为能够符合本校特质,具有发展潜力的考生,虽然不一定会考试,但具备一些特长,说直接点,就是希望能够出一些“偏才”“怪才”。清华大学招收的“少女作家”蒋方舟成为清华大学推行高校自主招生以来屡屡被提及的范例。

  但对高校自主招生抱有怀疑态度的人士认为,高校自主招生的本质还是应试,因为连出题的人都同为教育部命题中心,“命题人不变,都一种思路,改变的会是什么?”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

  “对学校而言,目前的自主招生,就是"抢生源"的一种手段,这是自主招生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期望目前大学的自主招生,能录取偏才和怪才,不过是不了解自主招生制度设计的一厢情愿罢了。”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评论道。

  最关键的是公平与透明

  在采访中,很多考生和家长不约而同地表示,还是最关心公平与透明的问题,质疑自主招生的声音认为,这种考试的申请、面试、命题等环节都有暗箱操作空间,结果公示了也没有解释,提了意见也没有反馈。

  对于目前自主招生模式质疑最猛烈的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作为985高校,中国农大完全可以申请自主招生,但中国农大除招体育文艺特长生外,没有申请单独的自主招生资格。

  柯炳生说较大规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提高了自主招生笔试环节的效率和便利,但与此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了。面试题目,不可能、也不应该有标准答案,而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评委的主观判断。对那么多同学进行面试,肯定需要很多个面试小组,如何能够保证不同小组的评价标准都大体一致?综合素质到底包括哪些?面试结果会形成几十分的差别,是否真就反映了学生素质的差别?

  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于涵对本报记者表示,“确保教育公平是自主招生考试试点工作的关键。”他说,清华大学今年给边远山区的考试提供来回考试的费用。

  对教育发展程度不均引起的已有成绩差异问题,于涵说由于经济、教育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这些地区的考生与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发达地区的考生相比,在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如学科竞赛成绩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清华将综合评价考生的成绩及其学习生活环境,适当放宽此类考生的参试评审条件、增加其参试机会。

  虽然存有争议与不足,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仍然在路上成为中国教改转型过程中的崭新尝试。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教育界别的委员们谈及这个问题时均认为,自主招生考试的方向是对的,但要不断完善其方案与选拔方式,最重要是确保教育公平。

(责任编辑:UN019)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