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日本发生9.0级强震 > 日本地震消息

专家:大亚湾机组相对福岛核电站技术领先20年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3月19日11:26
  中广网北京3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此次福岛核危机也引起了公众对于核电站安全的关注,那么我国在运行的核电站安全情况到底如何?中央台记者费磊采访了解到,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60年代设计的沸水堆相比,中国目前采用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要更加成熟和先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大亚湾机组相对福岛核电站技术领先20年

  据介绍,发生事故的日本福岛核电站的6台机组都是上世纪60年代设计,70年代初投入运行的属于早期设计的沸水堆堆型,目前世界各国新建项目都不再使用这种堆型。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总监任俊生介绍说中国核电建设起步于90年代初,所采用的核电技术更为先进,安全标准也更高。

  任俊生:这里面相差了20年,这20年里面科学家在核电领域了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我要强调一点是,在这期间,1979年美国发生了三里岛事故,86年在前苏联发生了切尔诺贝利事故。这两期事故震惊了核领域。包括国际组织包括各国政府都重新审视了核电的安全政策、安全要求。自那以后国际通行的要求包括我国政府对核安全的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大亚湾在对付重大事故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安排,满足了国际要求。

  任俊生介绍中广核目前采用的的压水堆机组产生的热量会通过一回路系统带出并通过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因此能更好地保证放射性物质不外泄。而沸水堆只有一个回路,是直接从堆芯产生蒸汽驱动气轮机,少了一道安全屏障。其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会产生氢气外泄。

  任俊生: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学者和科学家已经有结论,就是沸水堆氢气的问题是很危险的。

  任俊生指出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内层安全壳没有氢气消除系统和喷淋冷却降压系统,厂房也不承压。这次氢气爆炸与设计上不足有直接的关系。而压水堆则不同。

  任俊生:福岛是沸水堆、我们是压水堆,在氢的行为上是有很大差别的。压水堆核电厂包括大亚湾,当出现类似情况时,我们的一回路的水释放到安全壳里,在安全壳里含有大量的蒸汽,氢气进入后后沸水堆氢气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是在适度很大的情况下的。这里面就是设计时考虑的不一样。

  冗余设计应对可能的任何自然灾害

  任俊生表示,国内核电站选址的过程中,就对厂址的地震、地质、水文、(包括地震引发的海啸)、气象(特别是极端气象)等自然灾害、外部人为事件影响以及核应急条件进行充分论证,设计时采用冗余设计。

  任俊生:我国对于核电站应对自然灾害的要求和国际标准是一样的。在这个核电站下面它的可能发生的地震烈度是多大,我们的设计一定要高于这个值,在这时候有一定的保守。然后我们在设计核设施的时候,我们的参数模型数据确定时再进一步保守。

  任俊生认为,福岛核电站的抗震设计还是满足要求的,

  任俊生:我认为,这次福岛地震应该是超过了当初它设计时的标准,但是他在应付地震所表现的我认为恰恰是保守设计使它的所有管系都没有出现破口。特别是在震后一小时内,它的应急柴油机都在运转,只是后来的海啸造成柴油机停止运转。我们也是这样抗震要保守做。应当说即使在地震超越范围我们还是能够应对的。

  任俊生指出,中广核集团已建、在建核电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海啸增水对电厂运行安全的影响。在防止海啸增水影响厂址安全方面,均是安全可靠的。

  任俊生:要考虑最大海啸。也考虑最大天文潮、风暴潮最大的增值。我们甚至考虑了全球变暖早成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然后我们把这些因素的极端工况把他加起来。然后确定厂平的标高。

  任俊生还介绍说,在大亚湾地区,由于海床结构不可能出现大的海啸。

  任俊生:海啸传播能量必须海水要有一定深度。要几百上甚至要上千米深。我们大亚湾所处的是边缘海。最大深度几十米,这样的水深要传播大的能量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在大亚湾这样的地方发生这样的地震加上海啸可能性几乎没有。

  即便如此,中广核还是在海上建设了高度为16米的防波防浪堤,它足以抵御海啸、台风的侵袭。

  任俊生:这个海底是16米高,可以看出它比我们现在这个压力壳的底座的7米还要高出9米。
(责任编辑:UN91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