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系列访谈 > 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系列访谈消息

却吉尼玛警官:把消防法译成藏文送给藏区群众

2011年03月21日20:40
新警察故事系列访谈 - 却吉尼玛警官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搜狐网和公安部网站共同推出的“新警察故事”——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系列访谈,我是本期节目的主持人姚喆。在这次系列访谈中,我们将邀请不同警种的优秀公安民警作客搜狐直播间,给网友们讲讲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经历的“新警察故事”。今天我们采访的第一位嘉宾是来自美丽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的公安消防大队长却吉尼玛,这位是他的战友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政治部的杜安乐干事。我们今天就一起聊聊尼玛警官的故事。尼玛警官、杜干事,欢迎你们。

  主持人好,网友好,非常感谢能有这样一个与大家一起交流的机会。

  杜安乐警官:主持人好,网友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这位可亲可敬的好战友、好大哥的故事。

  主持人:首先祝贺尼玛警官入围了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

  却吉尼玛警官:谢谢。 主持人:尼玛警官是第一次来北京吗?却吉尼玛警官:是啊,我是从青藏高原走出来的,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来伟大祖国的心脏——北京,也是第一次参加访谈节目,有点紧张。

  杜安乐警官:我们一路上他非常兴奋,像个孩子。

  主持人:尼玛警官,你是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工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炉霍这个地方。

  却吉尼玛警官:炉霍在藏语里面叫章谷,意思就是岩石上的意思。我们那个地方又远又小,海拔又高。

  主持人:海拔多高?却吉尼玛警官:平均海拔3600到3800米。

  主持人:确实挺高的。

  杜安乐警官:今年冬天我到尼玛他们那里呆了几天,天天下大雪,基本看不到植物,非常缺氧,内地人去了非常恼火,不适应,随时都感觉脑袋晕乎乎的,晚上基本就睡不着。

  却吉尼玛警官:特别是我们那里交通很不方便,山高路险,很多地方都是土路,所以很多内地的朋友都没来过。像这次我到北京,就遇到大雪封山,差点来不了了。

  杜安乐警官:尼玛接到我们的通知后,为了及时赶到成都转机到北京参加这次访谈,凌晨三点钟就从炉霍出发了。

  主持人:是开车吗?却吉尼玛警官:是的。

  主持人:从炉霍开车到成都大约要走多久?却吉尼玛警官:一般要13个小时左右,遇到下雪,可能时间更长。

  主持人:真的挺艰难的。炉霍县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地方?却吉尼玛警官:炉霍县城很小,但全县面积很大,有5700多平方公里,只有4万多人口,其中92%左右是藏族,还有少部分的汉族、回族等其他民族。

  主持人:真是地广人稀。你在公安消防部队干了多少年了。却吉尼玛警官:14年了,在这之前,我在地方法院工作,1997年转现役进入公安消防部队。

  主持人:据我了解,其实法院工作挺好的,为什么要转行到公安消防部队呢?

  却吉尼玛警官:我八岁那年,家里遭了一场火灾,一把火烧得家里什么都没有了,那场火灾不光对我,对我们整个家族都是非常痛苦的记忆,所以我从小就对消防有一种特殊的情结。1997年,为了加强藏区消防工作,甘孜州公检法系统有4个转公安现役的名额,我听到这个消息特别高兴,就积极申请,后来如愿以偿到了公安消防部队。

  主持人:在城市里,我们感觉公安消防部队非常繁忙,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公安消防官兵总是冲到最前面,不知道在藏区高原我们的消防工作是怎样的一个工作状态?

  却吉尼玛警官:我们那里地广人稀,消防警力严重不足,就总出警量来说,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我们肩负的使命一点不比内地消防部队轻,特别在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公安消防部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主持人:你说你们那里消防警力严重不足,是怎样一个情况。

  却吉尼玛警官:像内地大城市,消防官兵几百上千人。而我们一个县就3、4个现役警官。老百姓不管有什么事,找到我们了,再远、再苦都要去。

  主持人:刚才你说你们县5700多平方公里的管辖面积,只有3、4名消防官兵怎么忙得过来?

  却吉尼玛警官:人确实是太少了,所以后来我就反复找县上的领导汇报,组建了一个政府专职消防队。通过政府出钱,我们管理使用的方式,增加了一些消防力量

  主持人:增加了多少?

  却吉尼玛警官:增加了15名消防队员,但这些队员不是现役官兵,都是招聘制的,在藏区高原,这是增加力量的一个好办法。像我的队员,基本都是在当地藏族青年中招聘,他们对高原气候环境、饮食习惯适应,又懂藏语,在当地开展工作非常方便。

  主持人:组建这样一个消防队作用大吗?

  却吉尼玛警官: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炉霍县又被称为“藏区崩科城”,崩科在我们藏语里面是木结构房子的意思,这种房子一旦着火,很快就烧完了。有了政府专职消防队后,我们扑救了很多火灾,帮助农牧民群众挽回了很多损失,这些成绩大家都是非常认可的。

  杜安乐警官:他们那个专职队无论从人员素质还是器材装备,都是全甘孜州最好的专职队,就和内地的消防部队相比,也不见得逊色。

  主持人:但毕竟你们那儿是将近5800平方公里这么大的一个县区面积,你们只有不到20个人,人力也是很有限的。却吉尼玛警官:是的,藏区地广人稀,拿我们炉霍来说,全县虽然只有4万人口,但57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消防安全都要我们负责监管,所以有的地方发生火灾,等我们赶到都烧光了,很多时候我们恨不得消防车能插上翅膀。而且在藏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发生了火灾很多农牧民不知道报警,很多地方不通电话,有些地方发生了火灾,都过了很久我们才知道。

  主持人:群众消防意识淡薄,交通通讯也不方便,面对这样的重重困难,你们是怎么开展的消防工作?

  却吉尼玛警官:我觉得在藏区消防工作重在预防,预防重在宣传。

  主持人:那么大的县区面积,只有几个工作人员,那这种宣传工作好做吗?

  却吉尼玛警官:比较难吧。

  主持人:难在哪里?

  却吉尼玛警官:首先就是语言关,藏区的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侣,大部分都不懂汉语,而国家的消防法规没有藏文版本的,他们也看不懂汉文版本的,虽然我和他们在语言交流方面没有一点问题,但要让他们准确的理解国家的消防法规,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主持人:所以你就亲自动手翻译了全国第一部藏文《消防法》

  杜安乐警官:他这个《消防法》从翻译到印制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首先是《消防法》里有很多名词,比如消防自动喷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在藏文里没有这些东西,他就找专家请教,查藏汉字典,翻译好了后又拿给农牧民听,直到大家理解了才定下来。印刷也是非常艰苦的一个过程,也没有专项资金,尼玛就到处筹措资金,当年就印了5000多本。

  却吉尼玛警官:我把《消防法》翻译好后,就要走乡串户,把藏文《消防法》送到农牧民和寺庙僧侣手中。因为我们那里交通不方便,到乡里有公路,去远一点的村寨就只能骑马去。

  主持人:条件这么艰苦啊?

  却吉尼玛警官:藏区农牧民和寺庙非常分散,像我们县最远的一个村距离县城168公里,而且汽车只能开到一半的地方,剩下的路途就只能骑马,还要翻好几座雪山,有时候路上还很有可能遇到狼、藏獒,还有成群的猴子。

  主持人:高原上还会遇到猴子?

  却吉尼玛警官:是猴群,一般是几百只成群结队的,看上去挺壮观的。

  主持人:真有意思,像刚才你还说会遇到狼、藏獒,挺危险的,你就不怕吗?

  却吉尼玛警官:怕肯定还是怕,但老百姓和寺庙僧侣对我们都很好,经常都要拿出上好的酥油茶、新鲜糌粑和牦牛肉招待我们,让我感觉到很温暖,再苦再累也很值得。

  杜安乐警官:其实在藏区防火任务最重要的是寺庙。因为藏区寺庙一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场所,二是这些寺庙几乎都是木质结构,很容易着火;三是寺庙里有很多珍贵的文物、经书和唐卡画,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却吉尼玛警官:确实是。藏区寺庙林立,规模宏大,就我们甘孜州就有500多座藏传寺庙,炉霍县有22座寺庙,我们防火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主持人:针对寺庙这种具有藏区特色的人员密集场所,你们是怎样开展消防工作的?

  却吉尼玛警官:主要还是加强消防宣传,特别是公安部组织“大走访”活动以来,我们深入辖区,加强群众走访工作,也更多地走进寺庙,向寺庙僧侣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其次是加强寺庙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建设消防水池、购置机动消防泵、电器线路穿管、配置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等;再有就是建立寺庙喇嘛消防队,每年我们都要组织喇嘛搞几次消防安全培训,经常组织他们训练,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救能力;还有就是帮助他们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提高预防火灾的能力。

  杜安乐警官:因为我经常在藏区采访,知道这项工作开展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却吉尼玛警官:可以说难度比较大。刚开始很多寺庙都抱着侥幸心理,总以为不会发生火灾,对这项工作不是很重视。比如我刚到炉霍时,县里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寿灵寺的消防工作十分薄弱,我就找到当时的寺管会主任,他告诉我说,我们这里很多年没有发生过火灾,应该不会有问题,不愿意投入资金抓好消防安全工作。但是,我也没有放弃,多次来到寿灵寺,给僧侣们讲其他寺庙火灾的案例、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好处,又经常组织喇嘛一起开展灭火演练,大家参与消防的热情不断高涨,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主持人:那现在寿灵寺的情况怎么样?

  却吉尼玛警官:现在,寿灵寺专门设置了消防值班室,成立了喇嘛消防队,所有的电气线路全部穿管,按照消防安全标准配备了灭火器,消防安全管理十分规范,今年这里又被支队列为全州唯一的寺庙消防工作样板。

  杜安乐警官:我来补充一点。像电气线路穿管这项工作,在我们内地做起来很平常,但在藏区,这项工作非常难做,很多寺庙和群众就直接将线路钉在木梁上,是很大的火灾隐患,所以他在这项工作上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同样,根据藏区特殊的人文环境,尼玛他们在消防宣传上还有一些小窍门。

  却吉尼玛警官:以前我们在发消防宣传单时,贴在墙上,群众要撕;发给群众,群众要扔,我回来就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我就把他们的信仰作为宣传的突破口,我们这里信奉的是藏传佛教,我就在宣传单上印上佛像,现在群众不但不扔,反而都珍藏起来,并经常看,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

  主持人:这也算是一项社会管理创新吧。经过这些工作,效果怎么样呢?

  却吉尼玛警官:效果还可以,我管理的辖区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重特大或敏感火灾事故,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寺庙僧侣对我们的工作评价都很高。当然,现在的防火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主持人:这两年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比较多,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也通过各种媒体看到关于公安消防特勤参与抢险救灾的一些报道,尼玛警官,在藏区,你们是不是也要经常参与这项工作呢?

  却吉尼玛警官:是,炉霍是康北重镇,交通要道,来往的车辆非常多,路况又很差,所以事故比较多,我们经常参加救援。我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1月特别冷,刚刚下了几天几夜的一场大雪,我们接到报警,称一辆越野车在炉霍境内因下雪路滑,落入泥曲河中,有3名群众被困在车上,情况非常危急。这个时候又刚刚下完大雪,河面上到处飘着浮冰,我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带领队员跳到齐腰深的河水中实施救援。由于河水冰冷刺骨,不一会儿我们就冻得浑身颤抖。这时附近的藏族群众自发捡来木材给我们生火取暖,我们就一边轮流上岸烤火一边轮流下水救援,直至把三名被困人员全部成功救出。

  主持人:被救助的群众一定非常感激你们。

  却吉尼玛警官:事后,群众家属送来了5000元表示感谢,被我们婉言拒绝了。我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们非常感动。

  主持人:但你们这种英雄的举动,赢得了人心。

  杜安乐警官:其实藏区那种特殊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氛围,老百姓都特别的朴实、特别善良,我们公安消防为他们做的事,哪怕是很细微很细小的一些小事,他们都会记在心里一辈子、感恩一辈子。

  却吉尼玛警官:2009年夏天,我们接到寺庙僧侣电话,说有两头牦牛被困在小沙丘上,河水不断上涨,如不及时施救,牦牛一旦冲入河中,必死无疑,请我们帮助解救。有队员劝我不用去,说这也不是我们份内的工作,但是我知道牦牛在藏民心中的重要地位,还是带着人去了。到了现场后,河边围了三四十名僧侣群众围观,我就带领队员从上游慢慢游到小沙丘上,将绳子套在牛身上,然后大家一齐拉,终于把两头牦牛救了出来。

  杜安乐警官:后来我在采访的时候,他们的队员告诉我说,当时有许多喇嘛和群众紧紧握着他们的手说,谢谢你们,愿一千个菩萨保佑你们!

  主持人:这样的“谢谢”,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却吉尼玛警官:“一千个菩萨保佑你们”,是我们藏语中非常常用的一句感谢的话(用藏语说一遍,并作简单解释)。

  主持人:大家知道,我们内地的人到高原上都有非常强烈的高原反应,尼玛警官,你作为在高原土生土长的藏族人,你的身体是不是已经很适应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呢?

  却吉尼玛警官:我刚刚进入消防部队的时候身体特别好,零下十几度穿个单衣就敢在街上走,听到别人夸奖我身体棒,心头里特别高兴。但是在高原待久了,还是有“三高四大”的问题。

  主持人:什么是“三高四大”?

  却吉尼玛警官:“三高四大”是高原病,三高就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四大是脾大、心大、肝大、肺大。但最恼火的是高原性痛风,经常一发作就难受得很。

  杜安乐警官:而且尼玛警官经常在灭火、抢险救援时经常受伤。

  却吉尼玛警官:我们那里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十分落实,消防装备很差,跟内地相比,我们在处置同样一个火灾、一场救援时,要付出几倍的努力,要冒更大的风险,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所以我和战友们一样,经常受伤。2000年冬天,当时我在色达县消防大队工作,当地的一座楼房发生火灾,为了尽快扑灭大火,搜寻被困人员,我第一个冲上二楼,这时候突然从一块烧塌的木板摔到一楼,地上一根大概5公分长的钢钉刺进了我的左肩胛骨,当时的情况很危险,让我更后怕的是,还有一根至少10公分长的钢钉离我的后脑勺只有几厘米。当时,我也没有太在意,带伤坚持参加灭火救援,由于伤口处理得不及时,留下了后遗症,现在一扭动胳膊还在响。

  主持人:确实是挺危险的

  杜安乐警官:其实尼玛他们不光在灭火战斗中有危险,他们在防火监督的时候也时常遇到危险。

  却吉尼玛警官:我刚到炉霍时,有一次检查发现一家新开业的卡拉OK厅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就要求他们整改。第二天,就有人到我办公室来威胁我。

  主持人:怎么威胁的?

  却吉尼玛警官:他们来了3个人,领头的一进门就喊:“兄弟,别的我就不多说了,这次你就算给当哥的一个面子,你是刚到炉霍来,这里的深浅你还不清楚。我这个弟娃七年前打死个人,刚从监狱出来,生活不容易,你要端他饭碗的话,他啥事都做得出来!”我说:“你这样子肯定不行,你这个隐患比较多,万一燃起来你更划不来。那人一听我这样说,烟一甩就走了。

  主持人:当时你担心吗?

  却吉尼玛警官:还是担心,我怕出什么事,就把这件事报告给公安局长了。但没有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

  主持人:这件事后来结果如何呢?

  却吉尼玛警官:我们还是坚决要求他们进行了消防安全整改。

  主持人:尼玛,刚才我们谈了这么多你的工作,给我们谈谈你的家庭吧。

  却吉尼玛警官:我的爱人是我的同乡,由于身体不好,组织照顾,就把她调到海拔相对较低的甘孜州府康定工作。我和爱人结婚14年,基本上都处于分居状态。几年前,我们又把女儿送到内地读书,更是照顾不过来。这辈子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爱人和女儿。

  主持人:那你后悔到公安消防部队吗?

  却吉尼玛警官:说实话,再苦再累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但就是觉得有点对不起亲人、家庭,父母生病我没有时间照顾,尽一个做儿子的孝道,也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特别是2008到2009年那段时间任务很重,我差不多两年没有见到女儿,后来我劳累过度,病倒了,在成都住院治疗期间,才和女儿见了一面,她看我的那一刻,眼睛里就有一种陌生感,而且这孩子长期跟我和她妈分开,缺乏关爱,性格比较孤僻,一想到这些我心里特别痛。

  主持人:听尼玛讲了这些,我们都能感受到,为了公安消防事业,他付出了许多、也奉献了许多,其实这就是舍小家顾大家。

  却吉尼玛警官:我觉得干公安消防工作是一件让人很有成就感的工作,每当成功处置火灾或抢险救援时,看到老百姓感激的眼神,不停的说着“卡作卡作”(藏语,谢谢),我就感觉对得起自己的这身警服,正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主持人:我们今天谈了这么多尼玛的故事,杜干事,你作为尼玛的战友,也多次近距离采访他,你能不能简单给我们谈一谈你眼中的尼玛呢。

  杜安乐警官:对尼玛我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别的不说,就他能在藏区高原坚守14年,这一点我就不一定能做到。我眼中的尼玛,我就打两个比喻形容吧:一是他就像头牦牛。牦牛是藏区人民最忠实的朋友,它默默无闻,但不惧高原环境的艰苦,踏实、肯干,不事张扬,但“克克斗斗”,“克克斗斗”是藏语“倔强”的意思,这很像尼玛的性格。其实在高原,我们常说“能坚守也是一种奉献”,但他从不这样认为,而是努力地工作、努力地进取,成绩非常突出。他在色达工作时,是他争取修建了康北高原第一幢宽敞明亮的消防独立营房;在炉霍,他组建的政府专职消防队是全甘孜州最好的,还有他在防火监督方面的一些特色做法,也非常值得学习。用他们支队马政委的话说“尼玛这个人只要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工作就有很大起色”。还有一点特别让我敬佩的是,尼玛这个人非常节俭,他非常讨厌社会上有些人那种吃吃喝喝的风气,他所在的单位,每年几乎就没有什么接待费之类的,也许有的人不理解,但这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尼玛就像一朵格桑花。格桑花是藏区高原非常美丽、也非常常见的一种野花,它倔强执着地盛开在草原上,把最美的一面带给藏区人民,同时它的生命力又非常顽强,就算大雪覆盖,春天又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尼玛作为党在基层最普通的一名干部,作为最基层的一名公安消防民警,始终把党的关怀和公安机关的温暖带给高原人民,他就像一朵格桑花,虽然微小,但努力地绽放着。

  主持人:说得真好,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象尼玛警官这样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公安消防战士,公安消防部队才能是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队伍,我代表广大网民向却吉尼玛警官,也向广大工作在藏区高原的公安消防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尼玛警官和杜干事。

  却吉尼玛警官: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扎西德勒! 杜安乐警官:谢谢,再见。

  主持人:同时也感谢关注我们“新警察故事”系列访谈的网友们,我们将在下周二也就是3月22日上午10点举行第四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候选人系列访谈的第二期节目,请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西长安街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国平,给大家讲讲发生在义达里社区的那些故事。好,各位网友,咱们下期节目见!

(责任编辑:UN034)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