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身份证4小时“出炉”
制证车间首次对外开放
制证车间位于人口管理总队二楼,此次也是中心首次对外开放。在门口悬挂的工作人员守则里,仅“签署保密协议”一则,已足以显示它的神秘。
想进入制证车间,先要经过“风淋”除尘。在这个通道中,3级左右的风将人身上的灰尘、皮屑等吹掉,随后,再穿上鞋套、防静电服,戴上专用帽子。此时,才算做好了准备工作。
百余平米的车间里,摆着冲压机、电子信息写入器、分拣器等各种机器。
据负责人介绍,人们在派出所进行户籍、相片资料采集后,相关制证信息会转入市局人口信息数据库,然后转给制证中心。制证中心接到制证信息,会对居民个人信息进行比对处理,信息无误后,才进入技术制作过程。
“身份证卡片都是公安部统一提供的,包括空白卡体和空白的芯片模块。”警方负责人说。根据居民个人制证信息,制证中心将其印制在塑料纸上,由工人与空白卡体对齐,放入层压机冲压成形,并切割。
此时,身份证已经印上了公民的年龄、性别、姓名、住址等信息,但它还不是成品。在通过电子信息写入器,将居民个人信息写入卡体芯片后,一张完整的身份证才算完成。
“从制证中心收到派出所上传的户籍数据,到一张完整的身份证出炉,大约需要4个小时。”身份证制证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身份证的制作过程经过一定的高科技处理,上面的个人信息能保持10年以上无严重褪变色。
本组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甘浩 邢世伟
摄影/本报记者 赵亢 浦峰
作者:甘浩 邢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