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安徽一县政府花公款让富豪培训 助强别忘了扶弱(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24日07:15

  安徽无为县政府花费30多万元,让43名电缆企业老总去清华大学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这些老总身家均过千万,资产过亿的不下十个人。县政府觉得这钱花得值,可以增强作为县经济支柱的电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到底钱花得值不值,大家颇有争议,而政府在家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上的焦虑背后,我们也可以读出更深层次的东西该县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这些家族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这些老总们的思维方式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而能不能找到一个转型升级的最佳行径,已经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理解

  让时间检验成果

  富豪老总上清华学习由政府“买单”,我们不妨将这种行为看作是政府对“教育”和增强民企竞争力的一种“投资”。从社会教育意义上看,国企老总可以享受“公款培训”,为什么同为社会企业主体的民企老总就不可以?而且,任何一个教育投入可以先算一下“收益和投入比”,民企近年来日益占据我国地方收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民营企业总体经济实力与垄断国企不可同日而语,但却在创造GDP、上交税金、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就业等方面,给国家做出过和正做出着巨大的贡献。就这个意义而言,公费享受培训反而是一种“公平”,况且和每年给国家缴纳的税收相比,人均约9000元的培训费其实不算多。

  不仅从接受“教育”的角度,民营企业主是适合的主体,即使将类似的免费培训看成一种“奖励”也未尝不可。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有对民营企业减免税收和政策帮扶的规定,给一些明星企业家减免一次9000元的培训费,实质上比类似的税收减免比例要低得多。这种“免费培训”看似政府的投入,倒不如说是对优秀企业主的一种“激励”和“奖励”。资金、政策可以用于扶持和奖励,换一种方式,改成“奖教育”、“奖培训”的方式来激励企业主也理所应当。

  当然,类似的政府“买单”培训民企老总,最大的争议在于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值不值的问题。我认为终归还是一句话:“不看广告看疗效”。2005年浙江省曾为30名民企富翁投入42万元,到清华参加类似的培训,同样引人热议。实践和时间证明,这一举措效果颇佳:数年之间,浙江在步入国民收入超万亿元的同时,民企“牢牢”地创造着该省远超70%的GDP、60%的财政收入,有越来越多的浙江民企在国内国际市场博弈中发挥着重要力量,这与民企老总素质提升是有关,更不排除与政府数年前“培训民企老总”的理念引入有关。

  强化民企素质、提升民企的市场竞争力已时不我待,也是让国内经济尽快实现结构转型的契机。一时无法完全理解的,对于地方政府的探索性实践,也不妨持冷静心态、看一看再评价。总之,如果这种教育性的投入,能以小的代价换来大的社会收益,就值得推广。(毕晓哲)

  质疑

  一厢情愿的决策

  或冠以“服务地区GDP”的标志口号、或为培养后备性人才,更有甚者,设立“富二代”培训计划,以财政税收为诸如此类的项目买单。江苏“富二代”培训计划、义乌政府掏25万培训费集训当地富二代、“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种种说辞之后自然是引来舆论一片哗然。

  政府买单的对象,按理说,多是关乎民生问题,譬如社会保障、养老保险、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性问题。而今多次出现政府花大手笔“一厢情愿式”地为高管富裕人群买单,这的确刺痛了舆论大众早已绷紧而又脆弱的神经。正如诸多网友所言,43名电缆企业老总绝非困窘之人,深造学习再怎么也用不着由政府买单。偏偏此时的县政府一副“不差钱”的姿态,信手拈来30万元一身豪气,羞煞人矣!

  公费买单怪象充斥媒体,从中管窥到的是忽视老百姓的相关领导“拍脑瓜子”决定。对此的各式看法,在民众眼里多是对于“钱要花在刀刃上”的主张。很大程度上,公款培训企业老总是在制造不公平,一直以来位居敏感话题行列,每每议论绝对把矛头对准相关部门决策者。理应成为孤本,但仍旧层出不穷,无为县再次走进了死胡同,为43名电缆企业老总学习买单,确实不靠谱。(曾金)

  经济主导的现实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角色主要是规则的守护者,而不是企业协会,更不是企业家们的家长。为企业提供服务当然也是政府职责的一部分,但政府为企业服务主要应体现在依法办理行政许可等方面的办事效率。企业家上不上学,有无必要上学,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定;并且,一些民营企业家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培训,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要真的有必要,就算一个人拿30万学费,我相信那些身家千万的老总们也绝不吝惜,43人30万的学费,这点钱还用得着政府出?

  政府的目的很明确,办班组织老总们去清华“上大学”,是为了“增强作为县经济支柱的电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县里的企业竞争力强了,县里的经济也会更红火。实际问题是,政府身上担负着经济发展的职能,或说政府担负的提升经济指标的功能远大于服务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功能,以经济发展衡量政绩的机制,萌生了政府要当企业协会和企业家家长的冲动,所以才会有拿财政资金给千万富翁支付学费这等事。虽说不大合理,但是在经济主导型政府的角色下,政府或许也是身不由己,而且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两个地方政府在做。中国的地方政府,在由经济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之前,这样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马涤明)

  提醒

  助强别忘了扶弱

  无为县政府肯定想有所作为:重金培训本县支柱产业的老总们,是想让他们获得新知识,重振雄风,面对挑战,此举出发点似乎无可厚非,但无为县电缆行业最大的挑战来自产能过剩和家族企业模式的运行。这种变化与压力企业家已有十分清晰与直接的感受。无为县电缆协会会长就表示,“以前我们的特种电缆几乎包揽了国内市场,人家都是跑到厂里等货,现在我们要上门卖货了。”说到底,市场已经为企业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及时应对,他们自然会受到市场无形之手的“教育”与“引导”。

  我们知道,政府职能的转变,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政府应该退出代替企业家做经营方面决策或者投资方面的决策。在经济生活中,应该说最重要的决策就是投资决策,资金、资本投向什么样的产业,投向什么样的行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是由政府决定的,如今应由市场主体自行决断。

  现在,很多地方的政府虽然没有直接干预企业的决策,但仍然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企业的决策,来实现自己的投资意图、发展路径。如此集中培训电缆企业老总,就非常明白地展现出无为县对电缆行业的青睐与倚重。

  其实,只要冷静思考,无为县90%的GDP来自于电缆行业本身,就反映出其他中小企业在无为县的地位与分量,这种局面的形成恐怕并非一日之功。

  这种局面的形成来源于许多地方通行的一个做法扶持重点企业,无论在工作计划中、还是在财政支出上,都有意无意向重点扶持的企业倾斜。当政府重点扶持一些企业的时候,其他企业就在遭受冷落,甚至歧视。于是明星企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发展一帆风顺,而一些弱小的民营企业因为缺少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难以发展壮大。

  不必讳言,重点企业是地区发展很重要的力量,但是,不能因为他们的强壮与重要,就忽视了其他相对弱势的企业,不能人为形成不公平竞争的环境,更不能只助强、不扶弱。这不仅有碍发展环境的公平,也不利于县域经济均衡、健康地发展,还很有可能形成被重点与支柱产业所“绑架”的局面。因此,在强调政府职能转换的今天,在众多的选项与安排中,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确需要决策者审慎抉择。(尹于世)

  延伸

  双方都需“充电”

  老总们不急县领导急,该县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这些家族企业的发展,而家族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这些老总们的思维方式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看起来,政府不差钱,富豪老总们更不差钱。但是,需要转变观念的显然不仅是富豪们,当地政府的决策者也需要转变观念。当地政府必须引导这些家族企业的经营者主动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切实走上转型之路,而不是靠“包办”他们的培训来达到这样的目的。否则,既会因“公款私用”遭公众批评,又可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让这些家族企业真正认识到现实的严峻性,并且自觉学习、变革,才会让他们走上发展壮大之路,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张楠之)

  作者:毕晓哲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UN01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