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浙江众商户巨额货款被拖欠 或只因没给翻译回扣

来源:浙江在线
2011年03月24日08:20
 义乌小商品市场 CFP供图
 义乌小商品市场 CFP供图

  浙江在线03月23日讯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生意的王女士很郁闷。已经快两年了,孟加拉国外商欠她的150多万元货款,现在仍一点影子都没有。

  “我怀疑是翻译从中做了手脚,我不愿意给回扣,翻译便把货款给扣留了。”王女士说。和她有相似遭遇的,还有其余的二十多名商户,大家总共被欠的货款超过500万元。

  记者调查后发现,在义乌和外商做生意,翻译不可或缺。但这也衍生出一条“潜规则”:部分翻译利用自身的“优势”,收取经营户的回扣。

  如果不给回扣会怎么样?

  “很麻烦,钱要不回来啊。”王女士说。

  20多名商户集体到经侦大队“告状”

  3月16日上午,20多名市场商户在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https://jz.onccc.com)填报投诉信息后,又一起前往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

  商户们“控告”的是沙玛国际贸易公司(以下简称“沙玛”),称这家公司拖欠大家的货款共计超过500万元。

  “光我一个人,就欠了150多万元。已经快两年了,还一分钱都没收到。”王女士说,被“沙玛”公司拖欠货款的商户,大多都是做内衣生意的,“我是被拖欠得最多的一个。”

  王女士说,“沙玛”公司的外籍负责人名叫艾斯摩尔,孟加拉国人。四五年前,两人开始有生意往来,“艾斯摩尔比较守信用,货款总能及时付清,市场上有很多商户都跟他做生意。”

  为了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前年和去年,王女士曾多次打国际长途联系艾斯摩尔。

  “他说经济上遇到了点困难,欠义乌商户的货款要慢慢付,但绝不会赖账。他还说,自己早就汇了几百万元给翻译张某,让他帮忙向商户们支付一部分货款。”王女士说。

  得知艾斯摩尔曾汇款给张某并让他代付给商户,王女士感到十分纳闷:“我被拖欠的货款是这些商户中最多的,为什么一分钱没拿到?”

  翻译索要2%的回扣,不给回扣不付款

  去年上半年的一天,带着自己的疑问,王女士找到张某,询问他到底收到艾斯摩尔多少钱。

  “大概有六七百万元吧,都付给商户了。”张某十分坦白。

  “这些钱是怎么分配的,为什么我一点都没有拿到?你把付款账单给我看一下。”没想到,王女士的这个合理要求,遭到了张某的拒绝。

  几个月后,王女士辗转打听后才得知,自己为啥没能拿到货款。

  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经营文胸的商户郑先生告诉她,“沙玛”共欠他17万余元货款。郑先生也曾找过张某,可得到的答复是:郑先生需要支付总货款的2%作为回扣,张某才肯付款。

  郑先生不肯出这笔“冤枉钱”,货款也一分钱没有要到。

  打听到事情的“真相”,王女士赶紧又给艾斯摩尔打了一个电话,“他知道这个事后,也很惊讶。后来,他打算把钱汇到义乌一家熟悉的外贸公司,让这家公司代为付款。没想到,这家公司更‘黑’,他们索要的回扣高达总货款的20%~50%。”

  王女士说,艾斯摩尔出于无奈,只能再次委托张某付款。

  然而,当王女士再次联系到张某时,张某却矢口否认自己收到过足够支付给商户们的货款。

  张某否认,“不给回扣不付款”

  根据王女士提供的信息,昨天,记者拨通了翻译张某的电话。对于商户们“不给回扣不付货款”的说法,张某断然否认。

  “客户共订了1300万元的货,但他只汇给我530多万元,我肯定没法给所有的商户付款。”张某说。

  当记者问张某,他究竟有没有收过商户的回扣时,他却不愿正面回应,只是一再地说,商户收不到货款责任不在于他。

  针对这种情况,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龚卫东表示,经营户必要时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作为外贸公司的翻译或其他工作人员,在无法联系上负责人时,有义务向商户说明为什么不能如期付款,并积极联系负责人制订还款计划。这种收取回扣后才支付货款的行为非常霸道,商户已经蒙受损失,再支付回扣无疑是雪上加霜。”龚卫东说。

  翻译拿回扣,商户吃哑巴亏

  和外商做生意,必须要给翻译回扣才能收到货款,这在义乌是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记者调查后发现,在义乌市场做外贸生意,翻译或者外贸公司拿回扣俨然成为一条“潜规则”。一些外贸公司,甚至将这种“回扣”作为自己的主要盈利方式。而义乌国际商贸城内的商户,对于翻译拿回扣一事早已经习以为常。

  做五金生意的何女士说,去年,一家外贸公司曾向她订购一批20多万元的五金用品,但一直没付款。到年底时,她主动找到这家外贸公司的会计,表示愿意把货款的零头作为回扣给对方。第二天,何女士就收到了货款。

  “大家都这样做,我也很无奈。这笔生意根本没钱赚。”何女士说。

  做饰品生意的吴女士告诉记者,翻译和外贸公司拿回扣的方式非常多。最常见的,是在订货的时候,将报给外商的价格抬高一些,然后从中拿回扣。

  “有一次,翻译的这个把戏被我当场揭穿了。从那以后,那个翻译就再也没带老外到我这里来买过东西。”吴女士说,做生意讲究公平诚信,被翻译如此一搅和,原本的公平交易也变味了。

  但是,因为和外商语言不通,为了生意更好做,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愿意得罪翻译。

  业内人士:拿回扣确实比较普遍

  面对商户们的“指责”,翻译们对此事又有什么看法呢?记者联系了在义乌一家外贸公司做了5年翻译的朱小姐。

  朱小姐表示,赚回扣这是他们这个行业普遍的做法,但是一般事先都会和商户们沟通好,在订货的时候就直接把价格加上去,这些商户们也都知道。

  至于不给回扣就不付货款的事,朱小姐则表示不太常见,毕竟老外才是老板,“有一回,我有个认识的同行,就因为私自扣留货款被解雇了。”

  “翻译本身工资不是很高,收点回扣可以增加一些收入。”朱小姐承认说。

  而曾经从事过外贸行业的吴先生也告诉记者,外贸公司大多都会赚取一点回扣作为外快。

(责任编辑:news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