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美报称福建土楼对居民失去吸引力(组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24日13:51
被美官员当成导弹发射井的圆形土楼
被美官员当成导弹发射井的圆形土楼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2 2日文章】题:家族生活标志性建筑失去吸引力

  这些庞大建筑富有传统特色,中国为其发行了一枚邮票。它们当中最著名的呈圆形,远远望去就像飞碟落在农田中间。有报道称,美国官员在浏览卫星图像时曾把这样一些建筑当成导弹发射井。

  但实际上,福建省农村地区客家人和闽南人建造的几万座土楼是中国家族现象在建筑上的终极体现。

  千百年来,每座土楼里住着整个家族,其实相当于一个小村庄。住在楼里的所有人,除了嫁进来的人以外都是同一个姓。土楼通常有4层,房间多达几百个,全都朝向中央庭院,就像大体育场。

  外墙是夯土筑成的,可防贼御敌。土楼的形状各异,许多呈方形,颇似中世纪城堡。由于储藏着食物,楼里的人可以不出土楼生活好几个月。

  但随着中国的家族传统日渐淡漠,越来越多的人搬出土楼住进现代公寓,那里有土楼里所没有的生活便利设施,比如抽水马桶。

  土楼建造工艺渐渐失传。联合国正设法保护历经岁月沧桑幸存下来的土楼。福建土楼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有学者称,中国官员没有采取系统性的措施保护土楼或对它们进行改造以便人们继续居住。

  环兴楼是永定县众多土楼中的代表,已有500年历史。小鸡在院子里啄食,走廊木柱呈斜角以增强整幢房子的牢固度。

  环兴楼里曾经住着100户人家,但现在只剩下10户左右。老人们进进出出,有的在一层厨房里做饭,有的坐在庭院里聊天。年轻人全都走了,他们当中许多人住在两个小时车程以外的沿海城市厦门,大多从事体力活。

  28岁的蒋晴(音)来自另一个村子,嫁到李家后便住进环兴楼,如今孩子已经3岁。她从小在一座方形土楼里长大,很习惯土楼的生活。前不久,她和丈夫离开环兴楼搬进一套有自来水和管道设备的公寓,公公婆婆仍住在土楼里。蒋晴的丈夫说:“过去人们住在土楼里是为了安全,现在不需要了。”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6座福建土楼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设在其中一座土楼里的博物馆介绍称,这些土楼建于13世纪到20世纪之间。据称,福建省共有3万座土楼,其中2万多座位于永定县。 (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UN01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