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4日电题:
金砖国家智库会议聚焦创新“和而不同”发展模式 探讨机制化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余湛奕
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智库会议24日在北京开幕,为即将举行的金砖国家第三次领导人会晤提供智力支持与政策建议,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创新“和而不同”的发展模式、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务实合作与机制化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金砖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日益密切的合作让机制化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关贵海指出,金砖国家已经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核心,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外长等部长会晤和专门高官会为支撑,以智库年会等二轨会议为辅助的制度性框架,合作机制化已经初步成型,但基础尚待稳固,从长远看,发展与创新的潜力仍然很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说,金砖国家正成为当代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的重要载体,合作本身就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增加了新兴大国在南北对话中的分量。
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教授史蒂芬·盖尔伯说,五国政治体制不同,面临不同的国际利益与地区形势,为了达成更多共识,更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五国需商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与会专家看来,关注新的发展模式非常重要。印度国立贾米亚米尼亚伊斯兰大学第三世界研究院访问学者兰加查理表示,实现可持续增长需要发展模式创新,金砖国家需要同时兼顾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它不应建立在对资源的掠夺滥用上,而要加大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社会福利等方面投入。
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安德烈·索萨说,金砖国家应加强研发投入,鼓励科技创新,也应建立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聚焦全球经济治理是金砖国家智库关注的另一重点。兰加查理称,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来自金砖国家的跨国公司与经合组织国家公司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应更好地反映这一点。
如何加强金砖国家的机制化建设是专家关心的重点问题。杨洁勉认为,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有外长会议、财长会议和峰会等若干层次,目前只是一种软机制,仅具有松散的论坛性质,甚至没有秘书处,也尚未形成一致的指导性规范,内部稳定性还有待加强。建议金砖智库应该让当前软性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把一些好的理念转化成行动纲领,尤其是应对分歧和差异。如,可考虑建立一些独立工作组,在智库会议召开之前共同确定行动纲领,事先讨论分歧,团结基础上的多样化发展是合作的重要原则。
南非非洲研究所教授纳尼亚·波勒·穆勒建议沟通机制更加细化,如划分不同的小组就合作领域深入探讨,前提是互相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而中国在这点上为其他国家作出了表率。
关贵海表示,互利共赢应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基本原则,该机制应该包括元首定期会晤机制、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外长会晤机制、经济战略对话机制、经贸科技联委会等形式。
(责任编辑:U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