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网友质疑武大靠樱花敛财 百万门票不知去向(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25日08:34
2010年3月30日,游人在武汉大学欣赏樱花。 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010年3月20日,游人在武汉大学欣赏樱花。(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摄)
2010年3月20日,游人在武汉大学欣赏樱花。(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摄)
  
2010年3月20日,游人在武汉大学欣赏樱花。(新华社记者 皮曙初)

  日前,网上一篇帖子将武大推向舆论焦点,发帖人称武大靠“樱花敛财”,应“关闭”樱花节,并且每年800万元门票不知去向等等,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昨晚,武大校长李晓红在“弘毅讲堂”上,与该校学生探讨学校未来之发展。在与学生互动环节,该校一名大学生将网上的这一质疑提了出来,直接向李晓红提问:樱花门票收入到底到哪去了?

  李晓红告诉大家,武大没有“樱花节”,是外面游人不请自来。随后,具体负责樱花管理的校办负责人回答了门票问题。

  校办负责人首先澄清了网上的传言。他说,武大每年樱花门票收入并没有800万元,在高铁开通之前,每年的收入约八九十万元,去年,门票收入达到100万元。尽管每年进武大赏樱的游人达百万人次,但真正买门票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他说,这些收入大部分都是花在了“樱花”上面了,剩余的小部分则用于资助贫困生。在樱花开放期间的支出方面,首先是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包括今年开的卫生间,都是花了几万块钱临时架起水龙头,还要完善一些基础设施,维修被游人损坏的各方面的设施。”

  人力资源方面也是一个较大支出项目。“每天的学生志愿者大概有1000多人。”这些志愿者每人每天值班都有相应的补贴;同时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也需要加班补贴。不仅涉及到校内人员,学校还请了交警、城管。

  该负责人说,武大财务是收支两条线,绝对不存在所谓的截留,也不存在某一个部门将钱收走的说法,武大更没有靠樱花敛财。(记者 屈建成 通讯员 张全友 苏希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也烦”。昨日,武大文学院的小李,把自己的QQ签名改了。再过几天,樱花就要开了,准备考研的她,不得不要“休息”几天,接待来自各校来赏樱的同学。其实,每年3月份,都有许多和小李一样的武大学生,被迫打乱计划,接待亲朋好友。

  3月10日中午,武大教五楼门口,武大艺术学院的小金,正发动摩托车急着外出买东西。但听到记者采访樱花时,他特地将车熄火和记者聊了一会儿。

  “我原本想趁清明节在武大周边玩几天,但现在走不了啦。”,他高中时的几名同学前几天已电话“通知”他,清明节要来武大看樱花,要他全程陪同。小金告诉记者,去年来看樱花的是河南、北京的几名同学,今年要来看樱花的则是西安、广州和山东的几名同学。“可能明年就好了吧,因为高中同学都差不多都来看了。”正在读大二的小金告诉记者,大一、大二是接待同学最多的时候,大三、大四就会好一些。

  在武大校园网上,也不断有大一新生发帖询问,如果爸爸妈妈来看樱花,是否同样要买门票。

  没有哪一所大学,像武大那样,每年都因为一株樱花“头疼”半月,它带给武大美丽的同时,也给武大带来了难以承受之重。

  争议

  一株樱花我独秀 毁誉参半花更红

  其实,全国各地都种植了樱花,近在咫尺的磨山更有5000余株樱花。然而,一提起樱花人们就自然想到了武大。人们去武大看樱花,看的花,是历史,更是武大浓郁的文化底蕴。

  市民赏樱 由来已久

  早在1947年,就不断有国民党官员及其太太们三五成群来看樱花。文革后,市民又陆续赶到武大争睹樱花,此时武大已有樱花上百株。由于游人太多,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提议收取门票,加以控制,“门票制”随之形成。但一直以来,人们对武大樱花争议很大。

  今日武大樱花之缘起为日军侵华战争。1939年左右,占领武汉的日军引来樱花树苗在武大校园栽植,珞珈山的这第一批樱花,是日本侵华的罪证。正是由于此,武大樱花常为人非议。事实上,这批樱花早已死绝,如今的樱花多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为日首相及日友人所赠,还有少部分国产樱花。

  是伐是留 争议不断

  武大樱花两次差点遭“灭顶之灾”。第一次是在1949年初,有人提议将之全部砍掉,后幸得以保存。1985年,又有人提议将之换成梅花,但最后以“武大樱花是历史的鉴证”为由未果。然而,对于樱花和有关樱花的争议远没有停止。

  2006年,一场纷争将武大樱花卷入是“耻”还是“花”的是是非非之中,在国内一些大型网站中,网友们争得脸红脖子粗,各地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2009年,一对母女在武大樱花园穿和服留影,引来众多学子围观声讨。

  去年3月,一则视频引起舆论大哗,视频里一名武大女生在樱花下歌唱有关樱花的歌。不少人把武汉大学樱花看作国耻,指责武大女生不应在公众场合歌颂。四天后,一篇《所有武大人,都恨樱花节》的文章,再次把樱花推向舆论前台。

  不过,在毁誉参半中,武大樱花影响力却越来越大。如今,它不再只是武大的一处风景,更成了武汉市的一张名片。

  期待

  赏樱新政欲出台 今年樱花更通畅

  早在2月,离樱花开放还有近一个月时间,樱花就在武大校园网上渐热,有许多学生开始发帖,担心游客进校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秩序。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武大学生,都希望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求学环境,包括樱花时节。武大电信工程学院的小邓告诉记者,一到樱花时节,他经常在宿舍吃泡面。

  人群拥堵,交通不便,武大艺术学院小金有切身感受。从宿舍到教五楼樱花大道是他的必经之路。每当这个时候,他都要提前从宿舍出发。“平时只需5分钟,而这个时候却要挤上半个小时。”许多人抱怨此时的武大,成了一个“满地垃圾的大公园”。

  樱花开放期间,大量的行人和车辆频繁出入,人流如潮,噪声嘈杂,严重干扰了武大学生的学习和休息,很多游人还攀爬树木、采花摘枝、践踏草坪,甚至随地乱丢垃圾。武大校办负责人也称,学校毕竟是教学、科研之地,游人太多,确实很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据了解,今年武大欲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严禁大客车进校,小车凭证入校,严禁经营性质的摆摊等等。同时,还准备了樱花交通路线图,增加厕所开放数量等等。(记者 屈建成 通讯员 张全友)

(责任编辑:UN01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