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多为灾区百姓做实事才对得起我这身警服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3月29日07:22
  开栏语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降临汶川,山河破碎,家园毁损,同胞罹难。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没有被灾难和悲痛所压倒,而是迅速投身到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

  时光如白驹过隙,距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近3年。3年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辉煌胜利,树立起一座历史丰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奇迹。

  在3年恢复重建的时光中,有无数的人和事一次次感动着人们,历史不应被忘却,那些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值得人们永远铭记。为此,本报从今日起特开设“我与地震灾区”和“难忘的记忆”两个专栏,现面向政法系统和社会各界征集稿件。“我与地震灾区”要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在灾后重建中“我”的所作所为和心路历程;而“难忘的记忆”则应侧重描述在恢复重建工作中令人难忘的故事、事件。本报尤其欢迎能为读者详细呈现政法系统特别是灾区广大干警在恢复重建中那些感人的人和事的征文。

  应征作品请发至:zhengfazongzhi@126.com(法制日报总编室);“我与地震灾区”栏目,征文稿件请附“人物简介”。

  都江堰市公安局向峨派出所副所长邓波

  【人物简介】邓波,37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一级警司,成都都江堰市公安局向峨派出所副所长,1996年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工作。2008年“5·12”地震时,作为太平街派出所一名内勤民警,他一直忙碌在抢救群众的现场。当得知上幼儿园的六岁儿子遇难后,他强忍悲痛,一边抱着儿子的遗体,一边安慰着悲痛欲绝的妻子,在派出所枪械库值守一夜……他曾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成都市“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公务员”、“道德模范成都好人提名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向峨乡是都江堰市的极重灾区,“5·12”地震时,90%的房子垮塌,遇难人数高达485人。向峨乡也是四川省灾后重建示范重点,辖区50多平方公里、14个自然村,14个板房区常住人口就达13000多人,外来农民工近两万,有十几个在建工地。我在2009年1月被任命为向峨派出所副所长,这是一个新筹建的板房派出所,包括正副所长共有民警8人,工作千头万绪。

  最重的压力

  记得上任伊始最重的压力来自消防安全,当时受灾群众高度集中在板房区,山里的人很质朴又很随意:有的人损毁的东西舍不得丢,到处堆;有的人不习惯用电做饭,偷偷搭偏偏(篷子)烧柴火,很危险。你劝他不听,还说气话:“燃起来,烧死我自己活该!”

  当时,省市党委政府层层下令,“严防死守!绝不能让老百姓再受到其他意外伤害”。我们全所民警那段时间真是“白加黑”、“五加二”地干,调动和发挥社区消防人员、社区积极分子的作用,在每天的用电高峰反复巡查,查柴火、查高功率电炉,确保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随着重建工作不断推进,在全力维护好治安的同时,我最担心的就是因为我们的一点疏忽,影响到受灾群众的权益。记得当时市委市政府以统筹城乡的理念科学重建,确定统规统建对象每人拥有35个平方米的统建房。老百姓不仅能重建自己的家园还能住上“小洋房”。但龙竹村却有两兄弟发了愁,哥哥60岁叫张长明,弟弟48岁叫张老四,父母死得早,两人都没结婚,也没办过户口和身份证,不能分到统建房。

  得知情况后,我也很着急,“以后没有房子住,此事非小事”。我马上派民警去调查了解,经对村支书及多名群众调查取证、制作询问笔录,完善了相关手续。我又联系了公安办证中心的民警,经办证中心向上级汇报,几天后,他们就为两兄弟办好了户口,解决了他们住房的燃眉之急。

  最难忘的事

  2010年5月,我们向峨乡的村民从14个板房区,搬入了14个永久性的安置点。5日晚上7点20分,我正在所里值班。突然接到电话:“有人要点火干傻事,没人劝得住,弄不好要出大事!”我带着值班民警王磊和一名治保队员跳上车奔向事发地。5分钟后,到达了黄家大院安置点19栋楼前。

  只见一个身穿夹克的小伙子,靠在一辆三轮摩托车上,摩托车的油管垂在地上不断地滴油,两三米远的地方就是楼房的天燃气管网和新装修的雨篷等易燃建材。

  小伙子一只手夹着烟,一只手不停地打着打火机,还醉醺醺地挑衅周围的人:“来嘛,来抓我嘛……”就在打火机点燃的刹那间,我来不及多想,冲上前去一把抓住他就往泥地上拖,同事提着灭火器直往我们身上喷。

  原来小伙子为失恋好友“扎场子”,提出要把女方约出来谈,没人理后就做出傻事。当时,我的双手受伤肿得像“包子”,落下了永久伤疤。

  这个小伙子出院后来所里感谢我,他说:“我那天好傻哟,邓所长,我以后一定要报答你。”我说:“现在的生活多好,一定要好好珍惜,再说了,要是那天把房子点燃了,你就该在牢房里了。”

  最大的成就

  这件事,也给我们警察敲了个警钟。村民们由过去的独门独户、零零散散,变为小区集中统一、单元式居住。环境美了,生活设施齐了,人们的观念却没随之跟上:垃圾堆在邻居家门外,摩托车在小区里随便停放,人员外出不锁门,这些小事都隐藏着治安隐患。

  我们就在14个村民安置点进行安全防范宣传,提出了“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护一年”,组织村民自己参与轮流守护新家园,这个就是后来被推广到都江堰其他16个永久性安置点的“鹿池”治安防范模式:夜间的守楼护院工作由青壮年家庭派出1人组成夜间巡逻力量,由村组干部、党员担任组长,带领大家开展巡逻守护工作;白天主要由身体健康、精明能干的老年人承担院落的守护,统一佩戴由派出所发放的红袖标,负责对进出小区的车辆和小商小贩进行管理,对外来人员进行询问;建立值班制度,每天在村委会的公示栏上公布当日值班和带班人员名单。

  现在,不仅治安好了,实现了零发案,鹿池新村的村民主人翁意识也大大增强,邻里关系和睦,连在小区内打赤膊、乱扔烟头、乱丢垃圾、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都得到了解决。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如今,灾区百姓的生活走上了正轨,过上了充满幸福、希望的日子。我也有了一个16个月大的女儿,只是陪她的时间太少,总觉得对不起她和她妈妈。但是,她们一定会理解的。最后,我想说的是:“只有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多做点事,才对得起这身警服,才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本报记者马利民整理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