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瞭望东方周刊 > 最新文章

剑与火:全球石油权力地图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1年03月29日10:54

  剑与火:全球石油权力地图

  对石油的争夺,已远远超过能源安全的范畴

  《望东方周刊》记者米艾尼 | 北京报道

  当3月20日欧洲联军率先对利比亚实施空袭以后,很多人提起了八年前,美国也是在这一天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不过,那时除英国外,欧洲盟国一片反对之声。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欧盟几乎濒临分裂边缘。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许多欧洲国家联手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作战计划,宣布将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和平方案,并阻止北约提供援助。

  然而,八年后在利比亚,欧洲各国的意见却相对统一,甚至连丹麦、挪威的战斗机都纵穿大陆参与攻击。

  对此,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对《望东方周刊》分析说:“经济考量,是各国对于动武态度不一的重要原因。积极参战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均为利比亚的最大石油出口国;距离遥远的美国,在利比亚的石油利益不及欧洲。”

  自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对石油的争夺很少以大规模武装冲突的方式摆上台面。但是,它们对于产油国的控制却不断引发局部战争。2009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五日战争”就曾被解读为,俄罗斯人不希望出现绕过它进入欧洲的石油管道。

  但是,由于新兴能源需求大国的不断出现,以及新的油田被发现,注定了产油国的态度。大国博弈人影憧憧,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30多年过去了,游戏规则并未改变。

  抢手的利比亚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5年初公布的数据,利比亚已探明石油总储量达390亿桶。其中,储量超过10亿桶的油田有12个,储量在5亿至10亿桶的油田有2个。而且,已开采石油区块仅占利比亚所有石油区块的25%。

  其实,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第八大产油国的利比亚,本来也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1956年,是美国人在利比亚打出了第一口井。此后十几年中,利比亚以每桶1美元的出口价格,成为美国的廉价原油供应国和美国石油装备的被动消费者。

  1969年卡扎菲领导的革命胜利后,利比亚石油实现了国有化。1986年,随着美国发动代号为“草原烈火”的空袭行动,美利关系彻底破裂。美国政府命令在利比亚的所有美国石油公司撤出该国。

  美国的强硬态度却给了欧洲国家机会。2003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取消对利比亚的制裁后,利比亚石油迅速流入欧洲。

  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有关统计,到2004年美国与利比亚恢复外交关系时,利比亚每天134万桶的出口石油中,九成以上运往欧洲国家。其中,意大利超过50万桶,德国接近30万桶,法国超过10万桶,此外还包括西班牙和希腊等国。

  利比亚与欧洲国家的“石油关系”一拍即合。一方面利比亚政府希望吸引各国石油公司投资,刺激本国石油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利比亚局势相对稳定且距离欧洲近,成为伊拉克之后西方国家的最佳选择。

  首先是英国捷足先登,迅速与其恢复了外交关系。2004年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率先访利,随行的壳牌石油公司代表与利达成油气开发协议;法国也不甘落后,总统希拉克随后访利,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恢复和加强能源合作。

  至于意大利、西班牙和奥地利的石油公司,则在制裁期间一直没有中断与利比亚的石油合作。

  瑞姆亚太能源咨询公司主编吕建峰对本刊记者说,利比亚石油品质很高,适合生产欧洲所需要的高品质汽油,“而且它与欧洲之间仅仅隔着地中海。利比亚去年每天生产石油159万桶,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出口到欧洲的,欧洲对利比亚的依赖性比较大,所以在这次的事件中,欧洲的态度比较强硬。”

  至于法国在这次战事中表现出的激进态度,吕建峰认为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利比亚曾经是法国殖民地,“他们是想借用法国人最自豪的价值观来表明,法国正在作为一个秩序的捍卫者而正式崛起。”

  除此之外,对石油定价权的争夺,也是让法国等欧洲国家这次如此“激动”的原因之一。

  挑战石油—美元体系

  经过几十年经营,美国于中东地区建立了绝对话语权。“虽然与中东国家有直接合作关系的美国跨国公司不如欧洲的多,但是美国对其控制更多反映在政治上。而且美国拥有世界石油的定价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向本刊记者解释说。

  美国对于石油产地的控制,其最大意义其实是建立并巩固石油—美元的国际秩序体系,而非产油国把所有石油都卖给美国。

  国际基准原油有三种---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欧洲布伦特原油和亚洲迪拜原油。决定和影响国际油价的石油交易中心有两家---纽约原油交易所和伦敦石油交易所。但国际石油的结算货币却只有一种---美元。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以黄金储备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时,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引导”石油输出国接受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唯一计价及结算货币。

  他通过沙特说服石油输出国组织其他成员国,最终使美元与石油“挂钩”:只有美元可以用来交易石油。这样,美国可以通过不断印刷美元,换取石油注入本国经济。世界其他国家则必须用商品从美国换取美元,然后购买石油。

  这样,美国不仅用石油保持了美元的稳定,还得以利用国内货币政策操纵国际油价。作为副产品,它也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贸易与财政赤字等问题,从而支撑美国经济。

  只有三个国家现在或曾经敢于公开挑战石油—美元体系。

  第一个是伊拉克。2000年11月萨达姆执政时,伊拉克将石油销售改用欧元计价。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彻底摧毁了萨达姆政权。

  第二个国家是伊朗。2006年3月,伊朗建立了以欧元作为交易和定价货币的石油交易所。它被美国定义为“邪恶轴心”。

  第三个是委内瑞拉。在总统查韦斯的领导下,委内瑞拉与包括古巴在内的12个拉美国家建立了石油易货体制。

  自1999年1月欧元问世以来,将石油—美元体系转换成石油—欧元体系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事实上,一旦转换成功,石油输出国和日本这样的石油进口大国,就必须进行欧元储备,整个世界的经济发言权就从美洲转移到了欧洲。

  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洲国家对伊拉克战争的厌恶态度。当美国支持的伊拉克政府宣布重新使用美元结算后,欧元对美元比值曾大幅下降。

  中东以外的利比亚,为欧洲再次提供了机会。此前,美国进入利比亚的势头已经十分明显。早在2005年1月,利比亚举行了解除制裁后的第一轮15块油田公开招标中,美国公司单独或与其他国家的公司合作一举拿下了11个标。同年10月,利比亚第二轮石油勘探开发区块开标,推出44个区块,美国石油企业再次成为大赢家。

  于是,在北非的政局动荡终于蔓延出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后,欧洲大国们终于找到了与美国叫板的突破口:彻底控制利比亚。

  其实,卡扎菲和法国历任总统的关系,时而“过从甚密”,时而“别别扭扭”。“北非是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但是在联合国撤销对利比亚的制裁以后,卡扎菲对法国在内的西方社会抵触情绪明显。”吕建峰说,仅法国的道达尔公司一家,在利比亚石油行业就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利比亚一旦“失控”,法国及许多欧洲国家不仅会丧失与其他国家争霸的机会,其现有利益也会受到巨大损失。

  “石油不是利比亚受到攻击的唯一原因,但绝对是这一切的根源。”吕建峰说。

  他告诉本刊记者,中国也从利比亚进口石油,但是量很少,每个月大概只有2船、60万吨左右。从今年2月开始,因为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从利比亚的石油进口已经中断。

  大国地盘

  正如利比亚危机所体现的,每个大国都有自己操心的“石油地盘”。这些“地盘”不仅是直接向它们供应石油那么简单,而且深切地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二。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10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最大的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它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为114.8亿吨,天然气储量9240亿立方米。

  “比起中东地区,北非在石油开采上是后起之秀,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石油资源多。”王海运说,“利比亚和法国石油合作项目比较多,算法国的势力范围。英国公司参与阿尔及利亚比较多。对于北非,因为跟美国距离比较远,而且这里的政治形态和美国价值观不符,所以很多美国跨国公司陆续撤出了非洲。”

  王海运表示,中东和北非的石油资源,占据全世界主要石油资源的80%,因为资金、技术和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巨大。

  而从石油储量来说,仅次于中东和非洲的是俄罗斯。

  来自俄罗斯和东方的原油、天然气都通过俄罗斯、伊朗的管道进入欧洲。俄罗斯不仅借出口能源推动本国经济,还使之成为与欧洲博弈的主要筹码。

  但是,格鲁吉亚一度希望与土耳其等国建设一条以阿塞拜疆为起点的新能源管道,甚至一直被俄罗斯赚取“过境费”的中亚石油也可因此绕过俄罗斯进入欧洲。当时美能源部长亚伯拉罕也称,这条油管是美国“石油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背景下,爆发了2009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五日战争”。

  南美洲的委内瑞拉是世界最大石油储备国。它本来因为距离美国比较近,应该受到美国的影响。而查韦斯执政后,一直致力于减少对美国的石油出口。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打算减少对美国能源市场的依赖,并一再指责美国试图推翻其政权,其中包括支持一场在2002年发生的未遂政变。

  王海运介绍说,现在东南亚和中亚一些地区也发现了油田,但是因为本国技术落后,基本依靠大的跨国公司开发。比如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前者基本没有出口能力,后者份额也非常小。

  事实上,近年来国际石油产量和需求正在减少。到2009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5.25亿吨,较2008年减少11597.00万吨,下降3.2%。欧佩克石油产量为14.75亿吨,下降8.4%。

  而从地区看,2009年只有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和西半球产量增长。整个“大苏联”地区增长3.0%。增长最多的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西半球产量增长0.9%。

  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中东地区下降8.3%。其中沙特就下降了11%。此外,非洲下降6.0%;亚太地区下降0.8%。

  “不听话”的产油国

  夏义善说,卡扎菲革命后的利比亚,石油高度国有化。“主要产油国都开始了石油‘国有化’进程。壳牌和美孚等传统跨国企业比较稳定,一直排在全球前5位。但是全球排前10位的石油公司里有很多新面孔,它们大多是产油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比如沙特国有石油公司,在全球石油储量里排第一位,还有巴西的国有石油公司等。”

  由于油田所有权被收归国有,大大提高了产油国的技术能力,它们对于西方国家的依赖也大大降低。因此,西方国家对传统老牌产油国的控制,不得不越来越“松”了。

  夏义善分析说,主要产油国越来越不“听话”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过去西方世界是几乎唯一的石油消费者,对国际油价很有话语权。但是,近些年新兴国家的崛起,让产油国找到了新“客户”。

  在此背景下,除了发展新能源,西方国家也在给自己找出路。“美国本来对中东石油依赖很深,中东战争后,他们也不得不接受教训。减少依赖的办法有两个, 一个是从其他地方得到石油, 比如与委内瑞拉、加拿大和墨西哥等距离更近的国家增加石油合作和进口;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发展其他能源。”夏义善说,目前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已经降低到20%。

  无论如何,国际石油秩序的重新布局,比油价的起伏更具有深刻的变革意义。

  夏义善说:“旧的国际能源安全观强调,能源安全是零和游戏,每个国家都只保卫自己的能源安全,你安全了我就不安全了;而新的国际能源安全观则强调,能源安全是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国家没有办法解决,必须合作。”

  据此,夏义善认为,在利比亚危机中,平息矛盾、达成协议、和平解决危机才能让各方面的利益最大化,“否则,无论是对西方国家,还是对利比亚本身,未来都将面临不可预期的灾难。”■

(责任编辑:new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