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希拉里与卡扎菲的第四个儿子在华盛顿会面。
|
某种程度上讲,卡扎菲是一位硬汉,一位能人。
现年68岁的卡扎菲,生于比利亚南部一个较小的部落,父亲是普通的牧羊人。他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因为生活贫困,年轻的卡扎菲就读于班加西的一所军校,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以6天的时间迅速击败阿拉伯国家联军。这使得卡扎菲感到异常失望和羞辱,并立志要推翻亲美的利比亚王朝,为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和统一做贡献。卡扎菲这个时候开始策划推翻利比亚王朝。
1969年8月31日,当时为中尉的卡扎菲同一批年轻的军官从班加西出发,趁着夜色的掩护,偷袭的黎波里,成功软禁了国王卫队司令,接着攻下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次日早上六点半,卡扎菲对外宣布革命成功。9月5日,王储宣布放弃王位(国王当时在土耳其就医),王国被推翻。之后,利比亚开始了卡扎菲时代。那年,卡扎菲27岁。
在卡扎菲执政的40多年来,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跟美国做斗争包括军事上的多次短兵相接;剩下的四分之一时间,他与美国维持了短暂的“朋友”关系。
2006年,美国恢复了与利比亚的外交关系。2008年9月,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利比亚。她成为自1953年以来对利比亚进行访问的首位国务卿。赖斯在访问中宣布美国同利比亚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009年4月,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会见了卡扎菲的儿子。
这段“朋友”关系始于2003年美国出兵推翻萨达姆政权。萨达姆的倒台对于卡扎菲的震撼是相当强烈的。由于担心自己会有和萨达姆同样的结果,卡扎菲开始对美国实行低头服软的政策。他正式承认利比亚对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负责,并赔偿每位死难者家庭1000万美元,同时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与开发计划;之后,布什总统把利比亚从“支恐”名单中去掉。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并开始了国务卿级别的接触。
在美国的带动下,英国时任首相托尼布莱尔于2004年访问利比亚并公开会见了卡扎菲;萨科齐于2007年访问了利比亚,并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意大利首相于2008年在利比亚城市班加西签署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其中包括向利比亚赔偿50亿美元作为殖民时期的赔款。
利比亚与西方的关系可谓是全面开花。
出人意料的是,卡扎菲这个时候风头一转,旋即回到了与西方对抗的路子上。在赖斯2008年访问利比亚之后,2009年,卡扎菲以英雄般的接待方式庆祝制造洛克比空难的利比亚特工出狱,此举引起了西方强烈的批评。2010年6月,在巴林、科威特等国允许美国在其境内设立军事基地后,卡扎菲公开呼吁阿拉伯人民应该行动起来,把外国军队和军事基地清理出去。
统治着多达上百个部落、与美国多次短兵相接、戎马一生的卡扎菲到底害怕美国吗?
从他在2003年萨达姆事件之后的转变来看,他至少担心过萨达姆的下场会发生在他身上。卡扎菲对洛克比空难的赔偿创造了航空赔偿史上的奇迹。在巨额赔偿之后,他很容易地与西方国家修复了关系。从这一点上说,他的金钱外交发生了作用。也正是这一点,让早年得志的卡扎菲开始狂妄起来,又不把美国放在眼里了。
卡扎菲的这一点和萨达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人都在自己的国家长期执政,并且稳稳地保持着政权,没有强大的国内反对派。两个国家在国际上都比较孤立,两位领导人也较少地与外国接触,长期在较封闭的环境中生活的结果就是对自己权利的绝对自信,而这种过度的自信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很容易导致其它国家领导人的不悦。
例如,身为阿拉伯国家的一员,但是利比亚在该地区没有一位朋友。这和卡扎菲个人的处事风格不无关系。2009年,卡扎菲在出席阿拉伯峰会的时候,与沙特国王发生了争吵,指责阿卜杜拉是“骗子”,是“英国制造的产品”,他自己是“国际领袖,阿拉伯领袖们的主人,穆斯林世界和非洲王国的国王。”
卡扎菲的“清高”显然没有帮助他交上几位贴心的中东国家朋友。例如,此次空袭阿拉伯联盟就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这也显示出卡扎菲在这个地区的尴尬。
美国的空袭已经连续两周了,这对于辉煌了大半生的卡扎菲来说是个生死关头。他到底会以一贯的强硬的反美姿态来继续对抗他的宿敌,还是以“后萨达姆时代”的低头服软来结束目前的僵局?外界拭目以待。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U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