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检察日报:政府不花钱不代表公众无需埋单

来源:正义网
2011年03月31日15:54

  检察日报:政府不花钱不代表公众无需埋单 

    近日,针对当地准备花3亿元建一座150米高的“乒乓球拍”形状的宾馆大厦,不少人质疑投入的巨资会彻底沦为“形象工程”,安徽省淮南市体育局局长金昶回应称,建乒乓球拍形状的宾馆大厦的规划,政府不会出钱,完全是招商引资项目(3月28日《江淮晨报》)。

  如果宾馆大厦果真如当地相关负责人所说,只是为将来可能接待的大型比赛所配套的保障服务设施,对它的建设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那么不管花多少钱都无可厚非。毕竟,对于一个市场主体来说,花多少钱以及怎么花都是其拥有绝对自主权的行为。但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是政府在宾馆大厦的建设过程中,没有直接投入公共财政资金,这并不能保证政府没有其他隐性的投入在其中。

  任何一个市场主体进行投资,必须要衡量的先决条件是投资收益比,特别是像投资3亿元这样的大项目,投资者必须要对未来的投资预期进行综合权衡,衡量像淮南这样一个只有百万人口的中小城市是否具有相应的消费潜能。虽然按照淮南的官方说法,当地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体育场馆建设是当地和中国体育产业集团联合经营并由其代管经营,这有助于借助中体集团的品牌效应将更多的大型比赛带到淮南,但对于一个靠日常经营维持的宾馆大厦,这并不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一旦3亿元的投资额度与未来预期收益无法匹配,所谓政府不花钱,仅靠招商引资来完成市场化运作的说法,就是一种很难让人信服的表态。如果这样的建设项目必须继续下去的话,当地政府必须对招商项目进行政策性让利,比如说给予投资单位在土地、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甚至可能是“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使得这些优惠政策本身也能够成为投资者预期收益的一部分,当这样的筹码大到一定程度,所谓市场化运作就会水到渠成。

  这种情况下,表面上看,当地政府并没有向宾馆大厦项目进行投资,但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恰恰就是一种隐性的政府投资,而且由于这种投资的“隐性”,使得公众更难以分辨当地政府到底在这样的招商引资项目中真正的投入有多少。

  当然,由于这一项目的招商引资仍然处于运作过程之中,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但透过当地居民担忧“形象工程”的现实可以看出,当地公众对于一个3亿元的宾馆大厦项目能够完全靠纯粹的招商引资来完成,有着深深的不信任。这种情况下,仅靠一句简单的政府不花钱并不能打消公众的疑虑,更不意味着公众不需要为此埋单。

(责任编辑:UN98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