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北约“掌权” 分歧犹存

来源:沈阳日报
2011年04月02日04:54
  核心提示 3月31日,北约正式接管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并将其对利军事行动取名为“联合保护者”。但北约接过指挥棒后,成员国的分歧依然存在。

  参与国数量少于预期

  北约一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成员国和伙伴国参与军事行动,但从目前透露的结果看,参战国数量未达预期。

  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詹保罗·迪保拉3月31日说,北约28个成员国中大约有20个将参与对利军事行动,几个非成员国也将参与。但据北约当天晚些时候公开的信息显示,只有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保加利亚、加拿大、丹麦、希腊、意大利、荷兰、挪威、罗马尼亚、西班牙和土耳其14个北约国家参与行动。

  据欧洲媒体报道,北约成员国中德国和波兰不愿参与对利军事行动,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和冰岛等北约国家受自身军力限制,参与行动有困难。

  立场依旧有所保留

  既是北约成员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德国的表现颇为惹眼。它不仅对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投了弃权票,也没有参加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甚至在有些场合表露出“反对意见”。德国自己解释说,它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要支持卡扎菲,而是担心军事行动“风险太大”。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中唯一的伊斯兰国家,自3月19日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发起军事打击后,土耳其领导人多次表示反对。即使是土耳其同意北约接管军事行动后,担心利比亚成为另一个阿富汗或伊拉克的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仍在不同场合重申,土耳其决不会向利比亚开火。

  保加利亚曾指责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是一场“冒险”,并认为背后的动机是争夺石油利益。这是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以来,北约成员国作出的最激烈的批评。

  具体问题分歧犹存

  在如何“理解”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问题上,参战国根据自己的利益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该决议除授权设立禁飞区外,还要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与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美英法等国称,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空袭等手段打击卡扎菲地面部队,以阻止其进攻平民区。但土耳其等国认为,这是对决议的过度解释,军事行动已超出决议规定范围。

  此外,一些北约成员国虽然同意参与行动,但对于参与程度做出了明确限制。土耳其表示,其战机不会参与任何空袭行动。同样派战机参加的荷兰也称,其战机只参加禁飞区行动,不会攻击其他目标。

  在是否向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提供武器方面,美英法官员近日均表态,不排除武装利反对派以助其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可能性。但也有北约成员国认为,这一做法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武器禁运的决定。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也指出,北约在利比亚的行动是保护平民,而不是武装反对派。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参与国间的分歧眼下无法得到弥合,随着军事行动的推进,分歧和矛盾会不断加大,这将直接影响利比亚今后的局势发展。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31日电/记者张伟)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