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手术的器械很吓人 |
耳朵再造,是整形外科中技巧最高的手术之一,高建华教授正在准备手术 |
下巴整形手术,局麻的病人可以全程跟医生交流 |
文/羊城晚报记者 童雯霞 余燕红
通讯员 黄治才 吴剑鹏
图/许新舟 邬晓伟
因相貌不佳而失婚的男人找到她,想做拉皮;
求职失败的女性找到她,想垫高鼻子;
因无耳而苦痛的患者找到她,希望“长”出一只耳朵;
渴望变成阳刚真身的女人找到她,希望拥有与心灵匹配的男儿身……
她雕刻的不只是人的身体,她雕刻的是更靓丽的人生。
烧伤后整复、变性、造耳、造鼻……终日面对他人残缺的肢体和容貌,用刀子、剪子、斧子、凿子、锤子等工具将畸形人重塑为正常人,这就是整形医生高建华 的工作。
她说这份工作与雕刻家相像,每一台手术都是创造一件作品,不同的只是原材料。
●换脸,不可能瞬间完成
办公桌上,一束粉红色的香槟玫瑰在开放,从容、淡雅。
这间办公室的主人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建华。
高建华56岁了,但上帝似乎特别钟爱她。她高而瘦,肤色白里透红,一头黑发盘成髻,如果不穿白大褂,你很可能认为她是一位舞蹈老师。
“整形外科 医生须注重自己的形象,自己满脸疙瘩,要整脸的病人心里就不踏实。”
“自己胖,更没法给抽脂减肥的患者信心!”
病人来就诊,往那儿一坐,高建华往往几秒钟就已准确无误地判断出其需求,但还是先听病人的诉求,“你这里该整那里该弄”的话绝对不说。
“有很多人举着明星图片就来找我,但不现实嘛!我会降低他们的期望值,如实告诉他们,你是什么样的,我又能做到什么。”
如果病人要做那些可做可不做的整形,高建华往往建议其三思后行:“手术肯定有风险,肯定有痛苦,肯定要花费,慎重是必需的。医学美容不是急诊抢救,如果咱俩没谈好,那么先放一放,考虑成熟后再来。”
电影《画皮》中,周迅扮演的狐狸精一下子就把脸皮撕掉了,变成了另一副模样,现实生活中,整形能做到这个效果吗?
高建华摇摇头:“电影和电视都夸张了,就目前医学整形技术水平而言,虽换脸手术已有成功报道,但那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这很像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要有原材料,即与受者配型合格的脸的供体(志愿者)。目前的整形,确能使人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雕刻和修饰,不是完全的改变。那些想成为第二个刘德华、范冰冰的年轻人,美梦或许可以成真,但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开盅”之前,医生会一直提心吊胆
整形属于外科,辛苦是必然的。高建华45岁之前没怎么看过一部完整的连续剧;45岁之后肩上的担子重了,更没时间娱乐了。
与一般外科医生不同,整形医生还要学习绘画、雕塑、形体、化妆等艺术课程。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会让整形医生的技术水平有质的飞跃。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体有很多对称器官,隆一对乳房,综合素质较差的医生,很可能做出来一边海拔高一边海拔低,一边高耸陡峭,一边平缓逶迤。
锉刀、凿子、锤子、剪刀、刀、拉钩、镊子、斧头、夹子……手术器具哗啦啦一字排开,场面惊人,像是雕塑家“吃饭”用的家伙。“没错,整形就是人体雕塑,畸形的改成正常的,不好的修成好看的。而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每次手术的设计、思路都不一样,所用的器械也各不相同。”
可再一看,又像是到了裁缝铺,光剪刀就有几十种。没事儿的时候,整形医生都不由自主地在摆弄剪刀和细线。用拇指套着剪刀小圈往怀里一甩,拇指和食指就给细线打结,1分钟要打40到60个结。动作很炫又很机械,一台最简单的手术,线头都在100个以上。
比绣花针还细两圈的针,怎么捏得住?
“当然拿不住!针嵌在类似剪刀的槽里,然后缝合。”在显微镜下,高建华能缝合直径0.5毫米的微小血管,用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线缝,缝的时候要非常细致,否则会堵住血管,形成血栓,这可是要命的!所以,这种手术通常要从早上做到晚上。
术后包扎没打开之前,医生会一直提心吊胆。直到“开盅”一刻,如果移植的皮肉有一点没成活,人立马就呆了,会难受很久。
做好一台手术,高建华会为自己叫好,愣神欣赏这件艺术品,甚至数次问病人:“你觉得这次手术效果怎么样?”如果得到病人发自内心的肯定与赞誉,“我有时也会很得意,很有成就感。”
30多年下来,做整形手术有没有遗憾?高建华笑笑:“不但有,而且很多。我特别能理解电影导演说的,每部作品,都有遗憾。我们做的手术也一样,尽管每次都尽最大努力,但又几乎都留有遗憾,尤其是有些手术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更是如此。”
●整形手术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上世纪70年代后,中国才会做这种带血管移植的显微外科手术。现在想移到哪里就移到哪里,只要带根血管,但以前是不敢的。
以前是怎么样的?
“估计没什么人能受得了那种苦。”高建华说。以前做个鼻子,先把肚子上的皮肤切一块,卷成卷做成皮管,一端连着手,一端缝在肚皮上,手不能动。三个月后,手上一端的血管连好了,切断肚皮一段,连到鼻子上,手就举着,也得三个月一动不动;等血管连皮长好了,切断手这一端,把这一端与鼻子原来的血管连好……
现在的整形手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别人的东西不活,只有自己身上的皮肉组织才能存活,医学术语叫“排斥”。
东墙在哪里?这个很有讲究。修补后的西墙在外形、功能上都要兼顾。首先,东墙得隐蔽,藏在身体的某个位置,要不然拆了还得再找“更东”的墙补回去;其次,东墙要带血管,移到西墙那里能存活;再次,东墙薄厚得合适,血管大小也能对上。
不久前,一位病人患了舌癌,“哐呲”一下,在外地的前期治疗把舌头切掉了。命是保住了,但舌头没了。慕名来到这里。常法是从腹部取一块肌肉下来当舌头,血管大小合适,但病人的腹肌实在不适用。选来选去,最后决定用其前臂手腕附近的皮肉组织来造。术后,病人非常满意。
有个小孩子和小狗玩,一不小心,被狗咬掉了鼻子,只剩下两个窟窿,长大后他找到高建华,想要一个鼻子。鼻子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器官,别看鼻子体积不大,但里面那根主血管要求要很长很粗才行,小血管遇冷易收缩和闭合,补好的西墙就倒了。几经选择,还是前臂手腕附近的皮肉组织最合适。
不同位置的整形需要不同的东墙,但前臂手腕两面都是用途很广的东墙。请善待手腕,别一想不开就折腾这里。
●做只逼真的耳朵
找到东墙只是第一步,毕竟拆下来的东墙只是一块软软的皮肉,要立在鼻子上、耳朵上还得放支架,做很多沟沟坎坎的亚结构,这个过程就是整形中的雕塑。
难度较高的要数耳郭再造。在解剖学中,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就是耳郭。用手度一下,成人的耳朵大约6-8厘米,有的超过10厘米。这两片东西由软骨和皮肤组成。
耳郭表面结构复杂而精细,是所有器官再造中技巧最高的手术之一。塑造一个形象逼真的耳朵是整形外科中一个具挑战性的手术。有个小伙子,妈妈怀他的时候可能吃错了药,结果得了无耳症,只有一边耳朵。小伙子来到高建华这里,希望帮他“长”出耳朵。
传统的方法是切取肋软骨,“种”皮再造,需要一年的时间。但高建华用了扩张器法,手术分为两期,大约3个月左右就能做好。第一次手术,她先从小伙子的耳后发际里切一个小口子,里面皮下植入一个扩张器———大约可以注入100毫升水的水囊,做好这一步,小伙子可以出院了,一周后往里注水,约一个月完成,要注得鼓鼓的,把皮肤撑大、撑薄。扩张至少两个月时间。
第二次入院手术时,一组医生把水囊取出来,一组医生从小伙子身上第7-9根肋软骨(因为这种软骨比较宽大,提供的组织量大)中取三条,现场雕刻外耳轮、内耳轮、对耳轮上脚、下脚,窝成弯曲状,再做个底座———耳软骨支架,最后摞起来缝,组装成立体形状,放进扩张好的皮袋里,最后负压抽吸,皮肤就紧贴在肋骨上了———就像超市的真空包装一样。与此同时,她利用耳部扩张的皮肤作为前侧耳郭皮肤。
这只耳朵是在第二次的手术台上现场雕刻的。手术前,医生会用CT扫描人的皮肤,确定颜色、质地、大小等参数,然后用硬胶片做出耳朵各个部位的样本。但临场发挥尤为重要,高建华说:“这三块软骨怎样才能摆出立体效果,每个角度是多少,就要经验,熟练的话一两个小时能做好。”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