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2011年清明节 > 2011年清明节最新消息

映秀镇渔子溪为地震遇难者举行清明祭扫活动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4月05日13:38
一名女孩在北川老县城祭奠地整理白花 《天府早报》记者李国东摄于2010年4月4日

  中广网映秀4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5日)上午9时,在汶川映秀镇渔子溪“5·12”地震遇难者公墓,举行清明祭扫活动。来自各地的人们为三年前地震中遇难的同胞献上鲜花,寄托哀思。详细情况,马上连线中央台驻四川记者贾立梁。

  鲜花美酒寄托对亲人对遇难同胞的哀思

  主播:首先请给听众朋友们描述一下你在现场看到的场景。

  记者:公祭现场活动刚刚结束,有来自七一中学映秀中学的学生,还有当年参与地震救援的医护人员还有救援武警,现在他们把鲜花和哀思一并寄托给长埋在鱼子溪公墓的“5·12”遇难同胞。现场有一阵炮响,大家通过鲜花和一瓶美酒来寄托对亲人,对遇难同胞的哀思。在我身边仍有络绎不绝,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往鱼子溪。

  曾经的鱼子溪观望台,现在的鱼子溪公墓前来祭扫、凭吊。现在我所在的位置就是鱼子溪观望平台,我们放眼远眺,一个新旧的对比,就是我们可以看见不远处就有一个在“5·12”地震时候倾塌的房屋,但是周边还有一些新建起来的新的楼房,非常漂亮。非常具有羌式和藏式风格的民居,有的是灰墙白瓦,有的是黑瓦白墙,在朦胧的山雾中特别像一幅水墨画。

  
鲜花簇拥映秀新居。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哭声越来越少 百姓用新生活来告慰在天亡灵

  主播:光阴飞逝,转眼地震已经过去快三年的时间了,你现在感觉在汶川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记者:最大的变化我感觉如果说在表面上就是大家住进了新房,搬进了新家,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心理的创伤,一个抚平和一个恢复上。可以说三年来处于逐渐好转的一个现象,我们在公墓祭扫现场发现哭声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是在对着自己亲人的墓碑诉说着三年来生活中的变化,更是用自己现在的新生活来告慰在天的亡灵。

  
映秀新貌。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搬进永久性防震房屋 以发展旅游业满足自给

  主播:在地震之后除了灾区的重建之外,受灾群众的心理重建也非常的重要,不知道现在汶川当地的老百姓他们的心理恢复得怎么样?

  记者:我身边就站着我们这边一个曾经汶川地震中的幸存者,现在的政府工作人员徐主任,现在我们就来把直播交给他。

  主播:徐主任,你好。

  徐主任:我现在就站在公墓的眺望台上,我作为亲历大地震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我就感觉到我们这个地方现在是非常的漂亮。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入住永久性房屋,我们的房屋修的很漂亮。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已经全部恢复正常,在我们映秀镇发展旅游业,我们的老百姓通过发展旅游业,卖一点旅游产品,还有开一些小餐馆,小商铺,满足他们今后生产生活的需要。

  我们现在老百姓的房屋全部是防震减灾的房屋,大家都是对这个地方非常的满意。居住在这个地方非常的安心、放心。我们也非常热爱这个地方,也欢迎大家有时间到映秀镇来参观、旅游。

  一句话点评: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责任编辑:UN93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