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国台办发言人谈两岸:从“吓大唬大”到大发展

来源:东南新闻网
2011年04月06日09:17

  东南网-海峡导报4月6日讯(本网记者 林江琳 文/图)职业装,标准的微笑,亲切的声音。昨日,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作为厦大90周年校庆的杰出校友,走进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 《两岸关系与新闻交流》讲座。

  “我在2004年‘两颗子弹’发生后的第二天,到了台北,看到当时罗大佑等人在游行时,他们专门打出‘不要蓝绿,只要黑白’的布条。可能因为我们熊猫没给他们,所以他们还没有黑白。”

  范丽青诙谐幽默又心系两岸和平统一大业,难怪台湾媒体评论:“这位新闻官正借着流利的闽南语和女性特质,以温和柔性的形象,拉近与台湾媒体、民众的距离。”

  赴台采访 看到台湾从繁荣到没落

  范丽青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开场白时,她说道:“确切地说,以前有做过一些培训,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站到讲台上,尤其是回到自己的母校,台下坐着的都是老师以及学弟学妹,诚惶诚恐。”

  从新华社高级记者到如今的官职,范丽青走得很自然,这与她的专业和实践经验分不开。她说,1991年她刚到台湾采访时,那时台湾确实很富裕。“台湾人骄傲着呢,当时跟一些记者比较熟悉了,他们就拿着一瓶可乐问我们‘大陆有没有这个?’”范丽青说道,“用闽南话说,就是‘台湾钱,淹脚目’,也就是说台湾的钱都淹到脚踝上,可以铺路了。”

  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台湾就开始陷入困境,到2003年,台湾已经陷入负增长,一直到2009年,台湾的民众收入,十年都没有前进。“2001年我去驻点时,到南部时,发现很多店铺都是关门的,我去了高雄的新光三越,上到三楼,再往上时发现,商铺全都关门,租不出去了。”

  两岸关系

  从“吓大唬大”到大发展

  谈起两岸关系时,范丽青讲了一个故事,她第一次赴台采访,跟台湾记者开玩笑说:“我是‘吓大’(厦大)的。”而台湾朋友则跟她说:“我们是 ‘唬大’(辅仁大学)的。”

  “两岸前身就是这样互相吓唬过来的。”范丽青说,1979年她到厦大念书时,晚上6点半,白城海滩是有宵禁,不能下去的。两岸从30年前的战火纷飞到军事对峙,再到1979年,发生了重大的巨变。

  两岸新闻

  交流起步早,形式越来越多元

  两岸一步步走向大交流大发展,新闻媒体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范丽青说,两岸新闻交流开始得很早,1986年,台湾《自立晚报》的两名记者,就率先绕道日本,来到大陆采访。5年后,她也跟另一名记者,借着两岸渔事纠纷事件,被批准到台湾采访,第一次传回台湾的资讯。

  1991年第一次赴台采访,2001年才开始驻点,当时台湾媒体有一篇评论,说两岸新闻交流,蹉跎了十年,才迈出一步。“2001年,到现在又十年了,我们在推的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还没有实现。”范丽青说。

  除了这一点,范丽青也表示,现在两岸新闻交流越来越多元,“如两岸主持人联手主持晚会,《海峡导报》和台湾的 《民众日报》也有合作,东南卫视与台湾电视台的合作等。”范丽青说,“我们希望老百姓通过两岸媒体可以了解彼此更多真实的情况,使两岸老百姓互相了解,互相熟悉,并通过熟悉结合到一块儿。”

(责任编辑:UN02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