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人希望婚礼有创意且有意义 晚报记者 任国强 资料图片 |
与酒店进货渠道不“对路” 场地预订遇瓶颈
“公益婚礼”叫好不叫座
□晚报记者 王楠 实习生 赵天予 报道
婚礼,在人们的印象中充满鲜花、钻戒、浪漫、幸福,不过有一对新人却将它与“公益”联系在一起。
陈乐丛,中国第一场公平贸易婚礼的举办者,前不久,刚刚和丈夫度过“纸婚纪念日”,所用的也是公平贸易商品。与动辄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花费相比,他们的仪式质朴简约又能帮助他人。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婚礼形式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婚礼质朴简约但意义特别
2010年2月19日,香港南丫岛洪圣爷海滩,一对新人在海风和亲友见证下立下誓约。婚礼的仪式流程并没有什么特别,但从一张婚礼花费清单上可以看到,婚礼所用的蛋糕、红酒、咖啡、糕点均是由香港知名的公平贸易品牌“公平栈”提供;喜糖选用了“Divine”巧克力;新娘的饰品和送给新郎的袖扣则由笃挚手工艺设计,贵州银匠制作;新娘的婚纱由一名听力障碍的设计师设计,由广州的外来务工人员加工。在给新人送上祝福的同时,也直接帮助了贵州银匠、婺源大鄣山茶农、香港的残障工人等。婚礼总开销合计不过万元。
相比现在沪上动辄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花费,这场婚礼实在是质朴简约,但它却因为特别的意义倍受关注。
2008年初,陈乐丛首次接触公平贸易。她说,是公平贸易让她深刻体会到做公益的意义。之后她放弃收入丰厚的工作,和朋友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从事推广公平贸易的公益组织。新郎庄时伟则是多家公益机构的顾问。 2009年他们在北京举办的公益项目交流会上相识并相爱。
最终,这对新人将婚礼地点选在香港。因为起步较早,香港能够买到公平贸易产品的商店已经有两百多家,产品也有数百种,对于一场婚礼而言,基本的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如食品、手工艺品、袋子、爱心卡、首饰等。
帮助困难群体“体面劳动”
在婚礼使用的公平贸易商品的包装上,记者找到这样一个标志:“一个上蓝下绿的圆形背景中,一个黑色小人举着自己的一只手,下方用白字写着FAIR TRADE。”陈乐丛向记者解释,有这个标志,说明商品通过了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认证。
“归根结底,公平贸易就是为了保护弱势生产者的利益。很多时候,农民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总是被动地接受贸易商的收购价,有时连成本也收不回。于是,热心公益的人们发展了‘公平贸易’。 ”这项计划的发起者,在国内率先推行“公平贸易”的公益机构“乐创益”负责人提出了他们的想法:捐款并不是改变贫穷的唯一办法,也不是最好的办法。 “公平贸易”可以帮助中西部地区的困难群体从 “体面劳动”中获得恰当回报,并能“自我造血”。
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意味着“一边消费一边公益”,这也是陈乐丛认同公平贸易婚礼的关键因素。然而,颇为完善的国际公平贸易认证体制,却因为“加价销售”有些尴尬,获得相应标识的商品并不多。
“购买公平贸易的商品反而比同类商品更贵的话,很容易被人误解成用公益的名义做商业。 ”乐创益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他们独创了有中国特色的认证机制。在今年初上线了乐创益—公平贸易(中国)指南网站(www.ifair-guide.org)上,给出了一些数据,如加工者和设计者报酬不低于产品售价10%的标准。
希望消费者认同公平贸易
陈乐丛夫妇的纸婚纪念日上,记者发现通过这种新的认证体系,纸杯蛋糕、咖啡等食品所用的公平贸易食材中,涌现了许多本土公平贸易商品,比如来自云南南部原始山区的咖啡豆、来自河北衡水的白面和红豆等。同时这一全新的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关注和支持,目前“乐创益”已在静安区注册落户,还获得了一些基金会的资助。
“凭借现有的公平贸易食材,以及上海较好的公平贸易环境,现在新人在上海完全可以办公平贸易婚礼。“陈乐丛告诉记者,他们尝试过利用讲座等形式,宣传这种个性婚礼的台前幕后。“但是只用本土的公平贸易商品,规模不能太大,自助餐还行,搞婚宴很困难。”她指出,已经有几对支持公平贸易的新人提出想法,但都在寻找场地上遇到瓶颈,酒店都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记者随即选取了沪上几家不同规模的酒店进行调查,店方得知婚礼的要求后,均表示无能为力,一家酒店销售部的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困难:“酒店的食材都有统一的供货商,不能随意采购。而且顾客自带原材料的话,如何收费是个问题,另外这些材料的食品安全我们不能掌控,吃出问题来了会有法律问题。 ”
对此,陈乐丛再次提出了她在采访中多次提到 “消费者的力量”:“如果消费者都能认同公平贸易,商家就一定会重视这个问题,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材料,支持公平贸易婚礼的自助餐升级成婚宴;更多的新人向酒店提出公平贸易婚礼的要求,酒店也都会设置相应的配套服务;更多的公平贸易商品被消费,机构能更快的收集到产品的数据,制订出本土化的公平贸易认证体制。所以首要的是倡导一种消费者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