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廖翊)3月1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作为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与广大观众见面,一个多月来,参观踊跃,好评如潮。
2007年10月,《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成为人们了解国情、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此次修改后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国博复展,紧紧围绕民族复兴这个主题,全面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突出表现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同时,复展陈列的表现方式也有很多亮点和创新,使陈列更加生动活泼,达到了新的水平,可以称得上是国博的镇馆之展和重大历史题材展览中的精品。
国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与过去《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相比,国博《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面积增加了近一倍,即近6000平方米,内容时限延长了近3年,并呈现以下5大新特色。
一是内容更加丰富。近3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及应对金融危机、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玉树地震、上海世博会、G20峰会、两岸关系新进展等,都在陈列中得到表现。
二是文物更加充实。展出文物由在军博展出的630余件增至1280余件套,均为珍贵文物。其中新增加了很多大体量的文物,如:反映世界资本主义最初发展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织袜机,表现帝国主义列强破坏中国主权的租界界碑,表现中国资本主义初期发展的粗纱机及子弹装配机,表现五四运动期间印制宣传品的印刷机,表现平津战役中解放军使用的发报机,见证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木船,见证中国举办奥运会盛大开幕式的大型道具――缶,表现中国人民战胜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第一支救援队的队旗等,还有表现改革开放巨大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民使用的社会保障凭证、成都市双流县瓦窑村保持土地经营权长久不变户主大会决议等。
三是艺术性更加突出。为突出主题,基本陈列加强了艺术设计,增加美术作品数量,特组织创作美术作品15件,如油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以及雕塑《苦难的中国人民》《血肉长城》《艰苦创业》等。同时,选用观众难得一见的馆藏经典美术作品21件。美术作品总数比在军博展时多了30件。
四是展示氛围更加浓厚。通过突出对展示氛围的准确营造和把握,陈列各部分所采用的不同手段,包括色彩、材质、空间的疏密变化、多模式照明系统及诸多科技手段,恰当地营造了内容与文物的展示氛围,挖掘了文物的内涵,使整个陈列跌宕起伏,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五是展示手段更加多样。立足于陈列主题的需要,以雕塑、油画、国画、场景、复原、沙盘、电动图表、模型、零距离触摸屏、电子翻书、高清全息投影等多种手段,包括高科技手段,突出对重点内容的表现,更加深刻生动地揭示陈列的内涵,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和视觉的冲击力,并吸引观众参与其中。如“两弹一星”数位幻像剧场采用国际领先的数字技术,生动再现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场面,使观众仿佛亲临现场,具有强烈震撼力和感染力。
国博表示,修改复展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体现出了大气庄重的风格,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文化的丰富感,同时体现了博物馆的展示特点,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将成为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作者:廖翊
(责任编辑:UN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