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丈夫抹黑参加丧礼坠崖身亡 妻子携公公改嫁(图)

来源:人民网
2011年04月08日16:35
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人民网4月8日电 (记者田豆豆 喻源泉) 作为女儿,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作为儿媳,孝敬公婆人之常情,但在丈夫死后,把共同孝敬公公作为重新择偶的条件,却有点非同寻常。湖北省十堰市大山深处的竹溪县有个丰溪镇,丰溪村三组农妇王大芝,不仅作出了这样“稀奇”的选择,而且和新丈夫一起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孝养公公十多年。在丰溪镇,邻居们提到她,无不交口称赞。

  一场意外 家里的“顶梁柱”没了

  1990年5月,20出头的王大芝与本村小伙毛昌永结为夫妻。第二年4月,可爱的女儿也降生了。婚后第四年,家境贫寒的毛昌永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盖起了两间土木瓦房,一家人从茅棚搬进了新房。

  日子越过越好,夫妻俩憧憬着,现在多打工多挣些钱,将来再盖楼房,送女儿上大学……

  但一个意外,把他们的理想击得粉碎。

  1999年春,毛昌永到河北一家煤矿打工,不料冬天却拖着一身伤病回家。原来,煤矿发生垮方事故,毛昌永牙齿全被打掉,脸部也多处受伤。矿上赔了点钱,让他回家休养。

  看护着打针、吃药,努力改善伙食提供营养,面对受伤的丈夫,王大芝全力照顾。矿上赔的钱很快用完,她便借钱为丈夫治疗,还上山采草药、四处寻偏方。在王大芝精心照顾下,毛昌永渐渐康复,能够自由行动了。

  正当大家为毛昌永的康复而欣慰时,谁也没料到,更大的灾难在后头。当年冬月20日,毛昌永一人摸黑到本村一位村民家参加吊唁活动,却不慎摔下山崖,永远地离开了亲人。

  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没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毛昌永的父亲毛和易变得无精打采,整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茶饭不思,怎么开导都没用。王大芝便拉着女儿走到公公面前说:“爸,你再不能伤心把身体拖垮了,要等着孙女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好好孝敬你;你放心,昌永走了,我就是你亲女儿,有我一口饭吃,绝不让你饿着。”

  在丈夫“走”后的那段时间里,王大芝不敢在公公面前露出半点悲伤,怕引起公公伤心。喂猪、收拾家务、照顾老小,还要耕种几亩地,家庭重担全压在不到30岁的王大芝一人肩上,只有在照顾女儿熟睡之后,她才一个人悄悄地流泪。

  一个条件

  带上公公一起出嫁


  看着苦苦支撑家庭的儿媳,毛和易有些不忍:“要不,你再找一个,把小孩带过去,我跟我女儿过。”

  “遇到合适的再找一个吧,家里也好过些。”村里好心人劝。

  “要嫁,我也要带上公公,不接受他的,我坚决不嫁,我说过要孝敬他到老的。”王大芝坚持。

  这样的条件,让几个看中王大芝的人退避三舍。

  王大芝说:“那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想过活得太累,这样做值不值得?但看到快七十岁的公公还在操劳,看到可爱的女儿,心想,自己老了也想女儿好好照顾,为什么不教育女儿坚强、孝敬呢?所以我咬牙坚持下来。”

  后来,一个纯朴、忠厚的汉子走进了王大芝的生活,他就是王大芝现在的丈夫李得才。李得才也是丰溪村人,他是王大芝在农忙时请的主要帮工之一,干活特别卖力。随着认识的加深,李得才被王大芝的孝心与坚强打动了,托本村有声望的老村长说媒。王大芝还是那个“条件”,没想到单身汉李得才竟答应了。

  2001年3月,没有热闹的婚礼,王大芝带着公公与10岁的女儿,扶老携幼嫁到李得才家。

  一份默契 夫妻共写“孝”的传奇

  一晃10多年过去了,毛和易老人在新“家”过得怎样? “王大芝照顾的很好,饭、肉总是煮熟些给我吃;李得才话不多,但烟、酒总是给我买齐,这么多年从没说过我一句不是,比亲儿子还好!” 3月30日早,毛和易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告诉记者。

  原来,在王大芝与李得才结婚的最初几年里,公公毛和易舍不得旧家,只过来吃饭,晚上还是回原来的家中休息。每天早晨接,晚上送,王大芝没工夫便让李得才代劳,从未间断过。同时王大芝坚持每星期为公公洗一次衣服(夏天洗两至三次),每月洗一次床单,把公公的家收拾得跟自己的家一样干净,整洁。

  2009年8月,王大芝搬进了现在住的三间两层楼房。她专门收拾一间屋给公公做卧室,让老人一块住,好方便照顾,可公公却舍不得离开原来的家。后来,王大芝夫妇请村干部做工作,才“强迫”公公与他们住到了一起。

  “王大芝很不错,把公公照顾得蛮好,收拾的也很干净。”村民尚国秀说起王大芝,便翘起了大拇指。

  其实,王大芝一家至今仍不富裕,买房子欠着3万余元。家庭虽不宽裕,但孝敬公公却“宽裕”。近两年,李得才出门打工,王大芝一个人操持农活和家务,身体并不太好,还患上了支气管炎。可她仍坚持一年喂三头猪,养猪主要是为了一年到头都让毛和易有肉吃。

  2009年3月20日,毛和易突然脸色发白、呕吐,痛得大汗淋漓直叫唤,王大芝立即包车把毛和易就近送到陕西省镇坪县医院治疗,夫妻两人轮换照顾毛和易,住院10来天花去药费2000多元。

  “人老了,保证他有酒喝,有肉吃,照顾好他的病痛,衣裳给洗勤快点,就这,也没什么。”王大芝谈到十几年如一日孝敬公公毛和易时平淡地说。

  “要说孝敬,其实他比我孝敬,我们现在基本上算是照顾三方老的,毛家、李家、王家。但是没有一家老的说我们没照顾好。”王大芝口中的“他”,自然是李得才。

  “他对我与毛和易没什么两样,毛和易的酒从没断过呢!”李得才的父亲公允地说。

  “我和王大芝会给毛和易养老送终,我们双方的老的,我们也尽力孝敬。”不善言辞的李得才就说了这么一句。

  “现在比原来强多了,虽然还欠些帐,但是大女儿已毕业了,正在找工作,可以自食其力了,现在政策好,我和李得才两个人勤劳些,日子会越过越好。”王大芝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爱,就没有“空巢”(短评)

  失去唯一的儿子,老人的后半生将会怎样?如果这个老人是个贫困的农民,他的未来又将如何?一般而言,人们会不由得会产生悲凉的想象。但毛和易的故事却令人意外。在这个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严峻的时代,王大芝用行动告诉我们,其实,有爱,就没有“空巢”。

  “空巢老人”的生活存在哪些困难?今年2月,竹溪县民政局成立了20个调查小组,派出65名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进行了“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全县4.9万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中,“空巢老人”占到近4成。“空巢老人”绝大部分经济贫困,9成以上还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才能养活自己。许多老人必须自己做饭、洗衣、劈柴、担水等,不动手就没有饭吃、没有干净衣服穿。生活困难、看病就医难、办事难、得到情感慰籍难等“四难”一直困扰着他们。

  调查显示:造成“空巢”的原因主要有3种:3成多是由于无子女或子女因天灾人祸死亡,2成多是由于子女外出务工经商,而其余的是因为与子女分家。毛和易似乎三个阶段都经历过了,先是儿子外出打工,后是儿子意外死亡,再后来是与媳妇新家庭分家单过。但他却从未经历一般“空巢老人”所经历的孤寂与无奈,生活一直不缺乏晚辈的悉心照料。所以,他的故事说明,“空巢”的原因似乎并不必然导致“四难”的结果。而创造“例外”的就是王大芝。

  让空巢老人老有所养,王大芝为许多人做出了表率。

  作者:田豆豆喻源泉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