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日本发生9.0级强震 > 日本地震消息

25年后切尔诺贝利阴云未散 清理核泄漏仍在探索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2011年04月08日17:06
■ 曾有5万人口的普里皮亚季一排排苏式楼房墙面斑驳,如今荒芜人烟
■ 曾有5万人口的普里皮亚季一排排苏式楼房墙面斑驳,如今荒芜人烟

  25年后,切尔诺贝利阴云未散 如何永久清除核泄漏后患“子孙辈们可有得干”

  日本核泄漏危机引发全世界关注与担忧,人们很容易由此联想到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5年后的今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早已停止运行,但灾难的阴云仍未散尽,如何永久清除核泄漏后患,仍在探索之中。

  工作在继续

  对普通公众而言,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方圆30公里的禁区无异于一片人人闻之色变的“鬼域”。但对于仍在为25年前那场灾难“善后”的工作人员而言,这里却是他们不得不踏足的工作场所。

  谢尔盖·A·克拉西科夫就是其中一员。每个月里有12天,他要搭乘火车穿过这片“鬼域”、抵达上班地点——看似废墟却暗藏危险的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当年,正是这个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事后,苏联政府在反应堆外盖起一个混凝土“石棺”,用以封存其中大量的核燃料与核废物。

  如今这个“石棺”面目斑驳,岁月在其表面烙下道道裂痕。克拉西科夫的任务是确保掩埋在“石棺”内的反应堆“安全无恙”,他必须将那些下雨天渗入反应堆的放射性污水抽取出来。

  这项任务很重要:反应堆内深埋着200吨左右核燃料和核废料,必须保持干燥。这堆核废料如今静静地躺在“石棺”内,却并不真是“废物”。数年前,当科学家们设法在反应堆内置入辐射计量仪器时,发现其辐射剂量达到每小时100希沃特,相当于核工业工作人员每年可承受最高辐射剂量的2000倍。

  克拉西科夫从事这份工作已经8年,他将干到退休为止。到时候会有另一个人接替他,同样干到退休。这种传承需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克拉西科夫也不知道。“一百年?也许到时候他们会想出办法来。”

  城市变荒野

  日本目前正采用各种手段冷却发生核泄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这只是一系列工作的开始。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教训显示,核泄漏后遗症的处理过程不知何时到头。

  核燃料中的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减迅速,但另一些则“生命力”顽强,如铯和锶的半衰期分别为30年和29年。科学家估计,直到这类放射性物质的10至13个半衰期过去后,受污染地区才能恢复常规生活和经济活动。这意味着,未来300多年内,目前划定的3.89万平方公里核辐射污染区仍将是一片“禁区”。

  3月中旬的一天,尤多维琴科开车前往乌克兰议会大厦。他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斯拉武季奇市市长,此行是为该市3400名受雇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人“讨薪”。自今年1月起,大多数工人就没有拿到过满额工资。

  “领导层对此问题视而不见,他们以为切尔诺贝利已不存在,”尤多维琴科说,“但切尔诺贝利确实存在,那200吨(核废物)也真实存在。”

  距离核电站约1.6公里的普里皮亚季,是核电站工人从前的宿舍区所在地。当年核反应堆爆炸后,这里的5万名居民被要求在几小时内紧急疏散。如今这里一片萧条,街道上安静得可以听见叶子在风吹下摩挲树枝的声音。因为人迹罕至,这里渐渐成了野生动物的领地。导游尤希缅科告诉来访的《纽约时报》记者,这里常有野猪出没。不久前,普里皮亚季的标志性建筑“第一学校”,在经历25年风霜侵蚀后终于倒塌。

  “这座城市已经成了荒野之地,”尤希缅科说,“我想再过20年它会变成一座大森林。”

  未完的使命

  荒野的中心是已经锈迹斑斑的“石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乌克兰政府就计划替换它,最终启动了一项称为“新保险封锁室”的工程。这将是一个90米高的拱形钢铁建筑,计划继续封锁核反应堆100年。这项工程预计花费14亿美元,主要将由各捐赠国负担。“新保险封锁室”工程原定于2005年完工,但至今未能完成。

  乌克兰的寒冬构成另一危机。服务于环保机构“瑞士绿十字组织”的核物理学家斯特凡·G·鲁滨逊说,冬雪变成的雨水一旦渗入反应堆,其后果将不可估量。鲁滨逊说,冰雪融化时体积膨胀可能导致“石棺”表面发生断裂,在核反应堆外部产生缝隙,核辐射物质可能因此渗出。

  克拉西科夫则怀疑,即使造成替代“石棺”的“封锁室”,也不一定不需维护。“没人知道怎么处理里面那些东西,我的子孙辈可有得干了。” 沈敏

(责任编辑:UN11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