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蔡胤 长沙报道
“小学二年级第一次做好事,老师发给我一颗小红星,口水粘不住,我就用鼻涕粘在脸上,告诉全校同学。”大兵头,永远不变的黑西装,配着并不时髦的蓝色领带,昨日下午,有“中国首善”之称又备受争议的陈光标走进湖南卫视演播室,解读了自己高调行善背后的“小红星”式快乐。
不少人称陈光标为“标哥”,“标哥”是个生意人,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是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我国汶川、盈江、台湾及日本,都有他前往灾区捐款捐物的身影。按照他昨天透露的数字,10年来他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14.13亿元。去年9月,这个救灾后必然索要“荣誉证书”的人还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50余亿人民币)。
是炒作自己,还是有商业目的?他捐出了14个亿,却有人觉得他的举动高调得有些“粗暴”。已是一个8岁孩子父亲的陈光标有些发福,操带有江苏口音的普通话,声音沙哑,口齿也算不上伶俐,在长沙面对电视镜头,他昨天甚至显得有些拘谨。
为什么舍得捐出那么多钱?陈光标的回答是,“和小时候父母的影响、教育有很大关系”。陈光标说,他出生于非常贫困的家庭,父母仍然乐善好施,下雨天也先帮邻居家抢收麦子。
本报记者注意到他讲到一个细节,小学三年级暑假,他用挑水赚来的钱,帮隔壁家小孩买了课本,开学第一天,老师在全班表扬他,发了一颗小红星,让他贴在脸上。唾沫粘性不够,他就用鼻涕粘在脸上,告诉所有人,且此后每做一件好事,就会缠着老师要一颗小红星。
“做好事不说,心里不舒服,碰到朋友就要说出去,不然晚上睡不着觉。”陈光标解释说,这是为了促进大家都来向他学习,拿小红星。按照他的理念,“做了好事一定要传播”。
今年3月16日,陈光标从日本回国,带着23万元现金连夜坐车赶到盈江向灾民发放现金。一张他和愁眉苦脸的灾民们手拿钞票、他一脸灿烂的照片,引爆了人们对他高调慈善的批评,有人称和他此前的“人民币墙”的照片一样,陈光标凌驾于平等之上的行善,实为“暴力”,甚至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昨天的录制持续了3个小时,舞台上,坐在聚光灯下的标哥一直双手相扣,有一些紧张,“脑袋转不过来了。”中途,标哥还要求喝水一次。当主持人问道“暴力慈善”的话题时,他仍然语气平缓。
“暴力慈善帽子扣在我头上不合适。”陈光标说的道理让现场观众觉得有些平淡,他说他心里没有委屈,一切事情用淡定的心去看待。他还说,用辩证的视角去看,慈善要发展,要摸着石头过河,要创新,用暴力慈善推动慈善发展也是好事。
“我的慈善不是暴力慈善,责备声不会影响我,我会坚持下去。”陈光标强调了自己的“榜样”作用,“我在为富人树立榜样,捐出去的钱看得见摸得着。”
在现场,陈光标数了三遍,荣誉证书2300多本,全国老百姓送的锦旗3000多面,藏民送的哈达16000多条。他说这些是他最大的荣誉,无论走到哪里做了什么善事,他都会索要荣誉证书。
陈光标说,作秀都听习惯了,无所谓了。不会改变自己。有些人,专门在做好事的人身上鸡蛋挑骨头,一个指头指向别人,三个指头指向自己。最后,这个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用自制的红十字会证书和抗震救灾总指挥车,带着员工冲在最前面的人说:“我一个人高调不够,还要出现更多的高调的人。”
(责任编辑:UN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