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赖班族”恐下班寂寞家事烦心 专家建议广交友

来源:重庆商报
2011年04月11日02:56
下班不回家 咱上网找乐 商报图形 王若静 制
下班不回家 咱上网找乐 商报图形 王若静 制

  “现在我都不想下班了,下班比上班还要枯燥,还不如留在单位赖班,上网打发时间。”昨日,在我市某商业银行上班的华小姐在本报企业QQ上如是诉苦。记者据此调查发现,像华小姐这样的“赖班族”不在少数。

  个案


  社交窄下班留守打网游

  今年26岁的华娅是大足人,两年前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毕业后入职我市某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地点在老家大足。在重庆生活了四年时间,突然回到县城,华娅感觉非常不习惯。“几乎我所有的朋友都在重庆,自己留在大足和父母住在一起感觉很压抑。”华娅的工作并没有太多的应酬,加上她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和父母也没有什么交流。

  华娅介绍,她每天下班就是在单位玩网络游戏或者在网上看电影,很晚才回家,两年的时间虽然她早已经厌恶了这样的生活,可是又找不到改变的方式。“长期的"赖班"生活,让我都快要失去与人交流的能力了。”华小姐无奈地说,自己现在的男朋友也是网上认识的,由于对方在武汉,感情长期只能靠网络来维系,这让她感觉很不踏实。

  个案

  在家受冷落留单位看报

  华娅的经历在本报企业QQ群里引起了共鸣。今年27岁的刘海也留言讲述了自己的困惑。他在解放碑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是公司里公认的好男人。可最近,没有加班的他每天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去年女儿出生后,老婆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女儿身上,根本没有照顾我的感受。”刘海表示,自己个性比较闷,不喜欢聚会、K歌、打麻将之类的娱乐活动。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办公室成为了他最喜欢的地方。

  刘海认为,他觉得办公室清净又安全,有时候碰上几个同事都走得比较晚,还可以相互聊聊天。现在,刘海越来越喜欢这种感觉,即便手里的策划案已经做完了,他还是宁愿待在办公室里,上网、玩游戏、看报纸,总之不管干什么都好,他就是不愿意那么早回家。

  个案

  单身怕寂寞下班不回家

  今年24岁的罗晓来自綦江县三江镇,她留言到,家在农村的她大学毕业后,到上桥一家大型企业做文字、宣传方面的工作。因为没有男朋友,一个人租住在单位附近。

  “我是一个典型的赖班族。”晓晓苦笑着说,她在主城朋友不多,下班后也没地方去,只能赖班。回到自己租住的空荡荡的小屋里,也只是一个人,一个人做饭、吃饭,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发呆,还不如在办公室上上网,和网友或同学聊天。除了打发时间,还能节省电费,说不定还能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QQ互动

  四种人易“赖班”

  本报企业QQ向Q友进行了调查,两百多名Q友参与,其中40%的Q友习惯“赖班”,35%的Q友偶尔“赖班”,只有25%的Q友从不“赖班”。“赖班”以单身男女、异地恋、家庭不幸福、逃避交通拥挤四类人居多。

  Q友“探花”:我是单身,下班回家后也是一个人,除了上网看电视,也没啥事,还不如赖在办公室里。

  Q友“青儿”:我的男朋友不在身边,回家后也很无聊,于是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下班了还是在工作。

  Q友“脚板”:下班时间坐公交车太挤,并且堵车很不舒服,我是迫不得已在办公地方多待一段时间。

  Q友“忽忽”:现在的物价太高,工资那么少拿什么出去玩?在办公室上网是最经济的消遣。

  专家支招

  多社交多沟通助你告别“赖班”

  “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不少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产生逃避心理。”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表示,问题家庭、工作压力大、孤独寂寞感等是很多“赖班族”赖班的原因。短期的“赖班”可以暂时地缓解心理压力,但长期的“赖班”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单身或异地恋的男女,周小燕称,这类“赖班族”害怕寂寞,“赖班”虽然能够暂时缓解孤独,但长此以往心情变得压抑、烦闷,影响健康。因此,不妨积极看待孤独,不断发现和放大自身优点,逐渐扩大社交圈。

  对于家庭不和谐、压力太大的“赖班族”,周小燕建议他们多充电,学习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进而分散压力。

  对于逃避交通拥挤而被动“赖班”,周小燕的解决方法是,掌握下班的错峰时间,备一个闹钟来监督自己,闹钟一响就收拾回家,不能纵容自己养成“再耍一会儿”的习惯。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王松南 采写
(责任编辑:UN11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