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仁增嘴角边挂着牛奶。 |
孩子们在屋外冒雪吃饭。 |
孩子们在屋外冒雪吃饭。 |
浙江在线04月12日讯 今年2月底,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调研报告称,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学生存在严重营养不足,身高和体重都明显低于正常年龄儿童。
去年5月后,该机构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四个省份的1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营养问题做了抽样调查。参加体验的1458名10—13岁学生中,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到9%,其中72%的寄宿学生,上课期间有饥饿感,维生素C的摄入量几乎为零……
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寄宿生人数增加,各级财政对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资金并未同步增长,这就导致一些地方不得不降低对学生的补助标准,贫困农村学生营养问题相当突出,生长发育迟缓和贫血的比率居高不下,被形象地称为“营养贫困”。
4月6日,本报记者随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正泰公益基金会、浙江大学MBA联合会,前往国家级贫困县青海省乐都县,探访贫困学校的“学生餐桌”。
4月6日下午,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下起了年后的第一场雪。
高原的雪,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气势,马厂乡中心学校,很快成了白茫茫一片。
傍晚5点,开饭铃声骤然响起,孩子们像躲在海藻中的鱼一样,从每个教室里涌出来,带着各自的饭盆,奔向食物的方向。
在排队等候的孩子中,我一眼就看到了王君,不为别的,只因他特别瘦小。
“小朋友,几年级了?”
“八年级。”看我有点愣住了,王君赶紧小声解释,“就是初二。”
我难以想象他已经初二了。
“1米37,别人也说我个头小。”王君抓着饭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鼻子却在使劲嗅着食物的气味,“我饿了。”
一个学生每周吃不到2两肉
马厂乡中心学校有294个学生,住校生164人,一日三餐都吃在学校。
学校没有食堂,只有一间煮“饭”的小房间。开饭前,我去转了圈,昏黑的屋里架了两口大锅,两个阿姨正忙着切土豆,“晚饭吃大肉加土豆,下面条吃。”
阿姨说的大肉,就是案板上的一小堆猪肉。
“有10斤呢。”
“这么多学生,这点肉哪够?”
“是不够,可这也不是天天有。”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吃到肉,阿姨们想了个办法,“10斤肉切成丁,下到面条里,小是小了点,都能吃到啊。”
很快,王君打到了晚饭,大半碗热腾腾的面,面汤在饭盆里晃动,他数着漂浮的肉丁,一脸满足,“一、二、三、四……阿姨,你看,有好几颗呢。”
我凑过去看了看,饭盆里大块的土豆间,零星有几小块肉,王君小心挑出来,像宝贝一样舍不得吃。
“周末回家,有肉吃吗?”
“没有,回去了吃土豆。”同学寇文俊抢着回答,“阿姨,我们在学校里有肉吃,一个星期能吃到两三次。”
算下来,一个孩子每周吃不到2两肉。
几个孩子凑一起吃饭,谈论最多的就是“你吃到了几块肉?”孩子们说,饿了再吃一盆饭,再饿就睡觉。
扛着100斤土豆去上学
吃饭时,马厂乡中心学校的李莲秀,扒拉着饭盆里的土豆片,“看看是不是我们家的。”
“你家的土豆,怎么会到学校来呢?”
“阿姨,学校(吃的)不够,我们(住校生)都要带土豆和油的。”
在马厂乡,家家户户都种了土豆和油菜,今年开学时,李莲秀和父母扛了100斤土豆、4斤清油(用油菜籽榨出来的)到学校报到。
“阿姨,我们家的土豆特好,都是一个个挑出来的,我爸说了,小的、青的不能拿学校去,我要在学校吃饭的呢。”
同学李丹也凑了过来,“阿姨,我家的土豆也很好的。”
很多孩子们都说,因为自己住校,家里就把最好的土豆挑出来,尽量让他们能吃得好一点,差一点的土豆留在家里,“学校(的面)里不光有肉,土豆也比家里的好吃。”
煮“饭”的小房间里,每天有几大盆土豆,很多都是学生带来的。副校长南积虎说,学校里别说食堂,连个像样的厨房都没有,饭都没法煮,只能煮面条和稀饭。
这还不是他最发愁的,“我们西部山区啊,很多学校都撤并了,寄宿的学生多了一倍,但财政上对贫困学生的补助金,还是按原先的数量配置,等于是两个人吃一个人的饭,哪够学生吃啊,只好让他们自己带一点,这样也只能做到吃饱,做不到吃好。”
一天一个鸡蛋,想都不敢想
在中坝乡中心学校孩子们的观念中,有牛奶喝、有鸡蛋吃的日子,比过年还期盼。
去学校的前一天,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特意给孩子们准备了礼物:鸡蛋、牛奶、苹果。
中午11点,学校煮好了鸡蛋,和牛奶、苹果一一去教室分发。
三年级的薛香措,对着鸡蛋笑了半天,看到我走过去了,赶紧捧着鸡蛋躲到桌子里,同学们一拥而上,把他揪了出来。
我以为他是害羞,不好意思当着我的面吃。薛香措还是笑,脸上两大块高原红愈发明显,“不吃,拿回去给爷爷吃,爷爷很久没吃鸡蛋了。”
“那牛奶和苹果你自己吃吧。”
“牛奶给妈妈,苹果给弟弟。”
有同学已经狼吞虎咽地吃了,薛香措瞥了几眼,咽下了口水,从包里翻出了馍馍,这是他前几天带的,饿了就啃几口,“牛奶是什么味道我都不知道,我也想吃,不过要省给家里人吃。”
初一的张富贵,也悄悄把鸡蛋藏了起来,“妈妈身体不好,给她吃。”他说,平时在家,自己一个月能吃到几个鸡蛋,妈妈好几个月没吃鸡蛋了。
孩子们懂事得让人心酸,老师董其伟不得不“逼”着学生吃鸡蛋,“吃,吃,吃了长身体、学习好,一会我要来检查,看看谁的课桌里没有鸡蛋壳。”
校长华增福说,山区的孩子们普遍身材瘦小,“个头、体重,跟你们那的学生没法比,营养跟不上,不光身体发育慢,还会影响学习,你就看这个鸡蛋,你们那的学生可能都吃厌了,我们的孩子,一天一个,想都不敢想。”
牛奶原来是这个味道
让薛香措咽口水的,还有同学董仁增嘴角挂着的牛奶。
“阿姨,牛奶原来是这个味道啊!”第一次喝牛奶,董仁增先猛喝了几口,然后一点点抿着喝。
“什么味道?说说。”
小家伙紧紧抓着牛奶,歪着头,笑了半天,“就是,就是,反正很好喝。”
“以前没喝过牛奶吗?”
“没!”喝牛奶的几个孩子,一起喊着。王成兰拉了拉我衣角,“阿姨,我喜欢喝,就是还没喝习惯。”
“你们在家,都喝什么呀?”
“水、菜汤、土豆汤还有面汤。”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牛奶喝,太幸福了。
像是约好了一样,喝了几口后,孩子们纷纷把牛奶藏进了课桌。
“太好喝了,留着慢慢喝。”郭洪学把牛奶放好,又掏出了馍馍。
“想不想每天都有牛奶喝?”
“想!”董仁增的声音最响亮,“阿姨,牛奶应该很贵的,我们能每天喝到吗?”
孩子们就着雪花吃饭
学校里没有食堂,王君捧着饭盆,小心翼翼走在雪里,走到寝室外的屋檐下,站着吃饭,边吃边跺脚。
他把小脑瓜埋在饭盆里,“学校的饭比家里的好吃,这里有肉,家里只有土豆和馍馍。”
和王君一样,大部分孩子都在屋檐下吃饭,边吸冷气边吃饭。雪下得很急,斜斜飘进孩子们的饭盆,没有人在乎,都埋头吃面,连汤水也喝个精光。
“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王君放下碗,认真想了想,“希望快点暖和起来,在外面吃饭就不冷了。”
那天中午,中坝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吃的也是“土豆大肉面”。学校倒是有个小食堂,4排桌子,一次能容纳50人吃饭,但对全校360名住校生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孩子们鱼贯而入,打完饭后一溜儿蹲在食堂门口,食堂门口蹲满了,再站到屋檐下。蓟晓春和几个同学,干脆趴在室外乒乓球桌上,用瘦弱的背脊挡着雪,哆嗦着吃饭,“阿姨,你们有食堂吗?能坐着吃饭吗?我(露天吃饭)吃了3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