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日本发生9.0级强震 > 日本地震评论

日媒:日首相登广告感谢中国援手“充满人情味”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年04月14日14:02

  中新网4月14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13日刊出评论说,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中国《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广告名字叫《纽带》,菅直人对于“全世界人民给予的情谊纽带”表示感谢。中日两国身处东亚,有着两千多年的交流史,互帮互助是两国发展的重要动力,表示感谢理所应当。尽管这份感谢信翻译水平尚显不足,但是也被认为“言辞质朴,真诚感人,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文章摘编如下:

  4月11日是日本“3·11大地震”发生1个月的日子,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世界各主要纸媒刊登了感谢各方援助的广告。在中国《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广告名字叫《纽带》,菅直人对于“全世界人民给予的情谊纽带”表示感谢。尽管这份感谢信翻译水平尚显不足,但是也被认为“言辞质朴,真诚感人,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不过,中日关系要想稳定健康发展,仅靠这次单纯感谢远远不够。

  日本东北部地区11日下午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和海啸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强震发生后,为支持日本抗震救灾,按照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应急机制和有关部门要求,中国各方力量紧急集结,倾力支援日本抗震救灾。中国军队承担了向日本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灾物资的筹措任务。中国政府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资14日晚抵达日本东京,并连夜被运送至日本东北部地震海啸重灾区宫城县。此后,多批捐款和物资源源不断送往日本,为日本摆脱震灾困境起了巨大作用,日本政府和受灾群众感动在心。

  其实这不是日本第一次得到中国的赈灾援助,也不是日本第一次对中国表示感谢。早在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期,中国就“广募捐款,尽数拨汇,藉资拯济,以申救灾恤邻之至意”。为答谢中国人民给予日本震灾的援助,日本派出“国民表谢团”,于当年10月20日起程来华答谢:“此次贵国人民,对于敝国震灾所给予伟大之同情,与贵会派遣医队之协助,殊足使敝国上下一致感动。此次来沪,敬表谢意,极希望此后中日两国国民益臻亲善。”而1930 年3 月, 日本首都东京重建工作历经6年半初步完成, 日本政府通过该国代理公使重光葵照会国民政府, 对中方当年援日之举表示感谢。

  此后的日本侵华无疑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再现,使对日本无私援助的中国民众倍感凄凉和不解。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为日本捐助的许多中国慈善家在日本侵华时再次率先垂范,奋起抗击外侮。由此可见,在他们心中,爱恨分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和救助日本灾民并不矛盾。

  受人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是传统的东方礼节,也是国际关系必然的准则。中日两国身处东亚,有着两千多年的交流史,互帮互助是两国发展的重要动力,表示感谢理所应当。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资金、技术紧缺,能源供应紧张,基础产业落后。一贯争强好胜、奉行自力更生的中国也改变“国不欠债”的观念,积极寻求外部力量支援。1979年,大平正芳首相的中国之行,正式提出向中国提供ODA,即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包括对华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当时中国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而日本第一份贷款就达500亿日元 (约合2.2亿美元)。总共提供至少1700亿元,约占中国接受外国官方援助总额的60%。中国政府领导人表示感谢,一些受益者也高度评价。

  而这次日本地震,日本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 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40个国际机构、众多非政府组织及世界各国人民对日本的慰问,并得到捐赠赈灾款等方式的支援。据悉,菅直人考虑向各国报纸投稿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4月9日他已向媒体透露,希望鸣谢信能在大地震发生满一个月的4月11日刊登,代表日本向国际社会直接表达感谢之意。他在鸣谢信中强调“日本不会屈服于震灾”。此外,日本政府也在一些报纸的广告栏中刊登鸣谢。由于预算有限,政府的鸣谢广告只在数家报纸上刊登。

  日本首相菅直人的道谢对于加强和改进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对由于日本核污染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周边国家的核担忧事件,应当说从心理上进行了初步安抚,对日本政府的国际形象起到了一定作用。当然中日关系要进一步改善,不会因为这次中国援助和日本感谢有效改变。真正的改善也要看日本方面对于中国的各种实质行动,不要再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这才是中日关系稳定友好向前的必要基础。(王锦思)

  作者:王锦思

(责任编辑:UN015)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