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开放“无人岛”投资加速海洋经济发展步伐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4月14日19:09

  新华网杭州4月14日电 (记者 张遥)拥有中国最多海岛的东部省份浙江13日向媒体透露了当无居民海岛“岛主”的成本构成:使用金除了根据海岛周边经济环境、离岸远近等因素设定出让最低价,还包括根据开发类别对环境影响大小所支付的“生态补偿费”。

  以浙江为例,最便宜的林业用岛每公顷每年只需要14元使用金,而如果在资源条件较好的海岛进行填海连岛建设,使用金则高达每公顷每年18万元。

  “这体现出中国对海岛"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利用规划处处长顾子江说。

  根据中国刚刚公布的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此次开放的无居民海岛涉及浙江、广东、福建、辽宁等8个省区,共计176个无居民海岛。海岛开发主导用途涉及旅游娱乐、交通运输、工业、仓储、渔业、农林牧业、可再生能源、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外资企业和人士都可以申请开发这些海岛,使用期限最高为50年。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主任吕彩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开发经验,比如马尔代夫开发海岛旅游业就是较成功的先例。

  这被认为是中国近年来将经济发展触角伸向海洋的又一举措。“密集出台的发展规划显示出,海洋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说。

  近年来,中国迈向“蓝色经济”的步伐日趋加快,东部沿海的海洋经济链条正在逐步形成。

  200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转向海洋寻求突破。2010年,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转身向海”的步伐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持续前行。2011年初,《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拥有漫长海岸线、全球吞吐量第一大港的浙江省,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也在今年两会前夕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正由陆域向海洋推进,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亚太、欧盟等地区的合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

  4月初,温家宝在北京听取《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的汇报时指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不过,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也加剧了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担忧。顾子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不论怎样强调保护,只要是开发行为,就会给海洋带来直接或潜在的影响。”

  以“无人岛”开发利用为例,在2005年,浙江等沿海省份就曾经尝试向个人和企业开放“无人岛”使用权。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则,有些海岛在申请使用时只需向所属的县、市、区缴纳很少的使用费,部分海岛的开发使用并没有获得理想效果,甚至在部分开发后仍被荒弃。

  中国国家海洋局战略研究所主任刘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正逐步将海洋开发利用中的末端控制转化为源头控制,改变以往在问题出现后再寻求解决方案的方式。

  “应当看到,发展海洋经济不仅仅关乎沿海区域发展,更体现出中国正在通过开放型的经济形态积极融入世界。”王小广说。

  作者:张遥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