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新《水浒》歹人变德艺双馨好男儿 激情杀人有理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4月14日19:07


  

武松手刃潘金莲

主创说法


  金圣叹有言:“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对经典作品如此大动筋骨,拍出来的还是《水浒》吗?面对质疑,剧组负责人回应称“这是体现时代的先进性”:“时代在变,我们也要在电视剧当中表现出更多良善的、先进的东西。这些改动是符合时代需求的,而且我们很注意保留《水浒》的本色,如手足之情、剧中人物的矛盾与困扰等。”

  关键词:暴力

  “暴力情节少儿不宜得改造”

  《水浒》编剧温豪杰:

  原版《水浒》中有很多暴力描写属于少儿不宜,我们不会简单删除,而是修正地保留,大胆地、合情合理地变成好看而且积极的情节。我们更注重给暴力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先突出镇关西实在该死,而鲁智深打死他是因自卫和失手。武松杀人是因为仇家没受到惩罚,而且要害他。而原著中“武松血溅鸳鸯楼”,将张都监全家老少不分男女全都杀了,这是杀人魔王不是英雄好汉,一定要加以修正,不能一股脑照搬原著人物一些义气冲动之下的残暴举动。

  编剧宁财神(曾参与新《水浒》剧本研讨):

  将名著改编影视剧,首先大体结构是不能动的,这是对经典文学作品起码的尊重。但由于时代的变迁以及对人物和个性理解的不同,一些细节上的改编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水浒》原著中有很多残暴的杀戮,有些甚至是无理由杀人,就像李逵砍杀平民的描写,放在今天就不合时宜;在保持人物“底色”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的“暴行”尽量符合常理和人性。



  

新《水浒》中,潘金莲和西门庆之间有“真爱”存在


  关键词:淫妇

  “对妇女不够尊重需要修正”

  《水浒》编剧温豪杰:

  原著对妇女很不尊重,要么是淫妇(如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要么是悍妇(如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要么是毒妇(如王婆),似乎只有一个林娘子是好的,还死在封建教义下。对于这些人物我们一一保留,但是也要修正,比如孙二娘,新《水浒》把她设计成了一个漂亮善良的女人,被人害得不人不鬼,因为误会,人们传说她卖人肉包子,她发现这个谣言能让人害怕,使她少受骚扰,就认可了这个谣言,其实并非真卖人肉包子。又如阎婆惜,设计她不是为淫而害宋江,而是对宋江爱而不得,宋江因忠义不肯为色舍义,阎婆惜气恼之下做了错事,铸成惨剧。

  编剧宁财神:

  每当有潘金莲这样的角色出现,就很容易成为炒作的热点。对于新版为潘金莲“平反”的争议,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炒作行为。



  

对于“河蟹版”《水浒》,网友意见分两极,或支持它的与时俱进,或反感它的歌舞升平

      网友声音

  鲜花派:

  “如果想看原汁原味的《水浒传》,请你们去看小说,不要看电视。”

  “电视艺术,本身就需要考虑到各个年龄阶层的观众;它不像小说,针对对象如此之鲜明。”

  “小说原著,对于很多小孩而言并不适合,但如果他们想了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可以让他们来看这个柔化了的版本。”

  口水派:

  “这种大规模的改编,少了水浒味儿。”

  "以流汗为耻,以流血为荣"本身就是《水浒》暴力美学的一大特质,如果抹杀了其血腥味儿,《水浒》也不过是一壶清汤寡水的商业作品。”

  “暴力只是施耐庵对力量的一种极致表达:为什么有些人骂人会让我们觉得猥琐,有些人杀人却能让我们感到快意?我想就是精神本质的不同《水浒》的暴力,传递的不是一种伤害,而是一种"以暴制暴"的无奈!”(羊城晚报记者 章琰)

  作者:章琰 (来源:羊城晚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