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抚宁山火紧张扑救中 山路陡峭工作艰(组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1年04月17日08:22
参加灭火的解放军某部官兵在已扑灭明火的起火点区域巡查 新华社发


  中广网抚宁4月17日消息(记者杜震 杨钧天 朱博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河北抚宁县“4·12”火灾扑救工作已经进入第六天,目前秦皇岛抚宁森林大火扑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从昨天(16日)开始当地刮起大风,导致部分火点再现明火,而且火势凶猛。今天早晨当地下起小雨,有关部门立即开始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昨晚,前方灭火指挥部传出消息,临近火场的马驿沟村和朱家岭村的全部居民已经安全转移。

  十几公里的山路竟然花了将近一小时

  在灭火一线队员的努力下,截止目前,这次火灾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造成任何次生灾害。中央台记者昨天深入山火扑救现场,亲历灭火工作的艰难。

  背牛顶是这次山火的重灾区,当记者赶到山口被交警截住,因为通往出发地的山路很窄,只能单向放行。记者要想进山,只能等运送给养的车子出来。大约半小时后,记者被放行。通往出发地的道路夹在两山之间,两侧都是陡峭的石壁,而所谓的路,也只不过是来往汽车压出的土路,除了颠簸,还要防备突然冒出的碎石。走走停停,十几公里的山路竟然花了将近一小时。

  因为前面无路可走,汽车停在出发地,记者只能徒步进山。远远望去,背牛顶上冒起浓密的白烟,浓烟里不时还翻出黄色的火苗。不过范围还只是在山顶。同行的一位武警战士告诉记者,这条路他已经走了不下四趟,因为车不能进来,只能依靠双脚,而险峻的地形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

  记者:早晨上来的话走多长时间?

  武警:走大概两个小时吧,这个灭火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悬崖边上,我们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从我们上来的时候,那个坡特别陡,而且这个路特别窄,我们一般上来都是手拉手上来的。



  

参加灭火的解放军某部官兵在已扑灭明火的起火点区域巡查 新华社发


  灭火官兵夜以继日奋战救援抢险一线

  通往背牛顶的山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碎石,走上去要是不留神,很容易扭伤,一路下来记者几乎没有抬过头,时刻提防脚下的石头。记者还是轻装上阵,同行的官兵还有群众都背着灭火器材和给养。每次他们都要在这段路上走将近两个小时,当记者一行人马到达背牛顶的山脚下已经是中午。因为时间紧,参与灭火的官兵白天几乎都在山里行动,午饭都是从山外运进来。在武警驻河北某部负责的片区,支队长陈涛正指挥战士在山脚下挖着什么。而就在我们的上方,山顶早就被浓烟笼罩。

  陈涛:山上的火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下山火,今天主要任务就是打隔离带,这个隔离带长大概有三公里左右,宽大约打到30米,这样的话我们部队500人分成东西两线从中间位置开始打隔离带。

  记者:现在隔离带打到什么程度了?

  陈涛:现在隔离带完成了一半多一点吧。



  

一名参加灭火的解放军某部战士在休息待命期间捡拾山上的垃圾 新华社发


  要是能有黄瓜和柿子吃就更好了

  在采访的同时,山上的火开始逐渐向下蔓延,好在有隔离带,确保山火不会殃及其他山头。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地形给扑火工作带来的还只是困扰,而山里变化无常的风才是战士们的头号敌人。这次火灾出现反复,很大原因就是14日夜间突然刮起的狂风。这就要求部队战士每晚在结束作业的时候,必须留下人员执勤,防止死灰复燃,14日夜间在现场值班的战士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后怕。

  值班战士:凌晨两、三点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我们和森警们在一起共同作战,把这儿破灭了一部分,但是火特别大,当时这个情况反正是比较紧急,我们是马上通过各种情况紧急避险,绕到后边。

  记者:成功处置了?

  值班战士:成功处置了。

  当记者赶到扑救现场,正是战士们的午饭时间,趁这机会,记者走上去跟战士们攀谈,很多战士在这里已经坚持了5天时间,但是面对记者,他们并没有喊累,最多哑着嗓子跟记者开玩笑:“要是能有黄瓜和柿子吃就更好了。”

  一句话点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面对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惟有时刻提高警惕是关键!

  作者:杜震 杨钧天 朱博文

(责任编辑:UN913)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