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近日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7级,这使得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已经达到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世界各国动辄数百亿美元的核电投资中有相当大部分是用于安全检测。在福岛核危机之后,各国势必提高核电的安全成本。业内人士担心,在我国现行成本定价机制下,核安全成本的提高很可能通过上网电价的调整,最终转移到全社会身上。
核电成本中很大一块是安全检测
在又一次的核危机面前,安全成本的重新考量再度引发争议。有分析称核电投资趋势不明朗,未来30年全球已确定投资核电站的2000亿美元正面临搁浅的危险,而另外未确定的投资将更为渺茫。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球展开核电安全检查,推高核电站建设和运营、安全成本,核电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不过更多的资金进入安全保障和管理领域,多少增强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信心。
“火电企业的主要成本是燃料,煤炭成本一般占整个火电成本的70-80%,而核燃料成本占核能发电的成本不到15%。核电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成本是安全检测。”一位核电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除了我国,意欲进一步发展核电的多个国家也在安全管理和经费投入上进行着“大手笔”,福岛核电站事故可能会令安全标准提升导致核电成本增加,但大形势恐怕不会变化。
以美国为例,自1979年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之后,其政府经历了漫长“观察期”后,在安全标准提升、相关预算投入大举增加的情况下,进入筹备“核电复兴”的重要阶段。
据《纽约时报》报道,2007年美国国会曾拨款185亿美元用于发展核电,如今这笔资金还剩下102亿美元。今年,奥巴马又在2012年的财政预算中拨出360亿美元用于新建数个核电站,拨款力度之大可见美国政府发展核电的决心。
细算一下,美国这几年拨给核电的资金已经高达550亿美元。尽管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但要美国政府做出放弃发展核电这种“自己打自己耳光”的事情,恐怕是不太可能。日本大地震后,奥巴马总统频频公开表示他支持发展核电,以求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然而在财政预算被迫缩减的前提下还要拨出360亿美元用于发展核电,这一决定自然引来了民主党的强烈批评。而对普通民众来说,即便在发生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之前,如此大规模的发展核电也让他们心生不安,更不要提在如今的情形下了。据《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前一周做的一次民调显示,超过57%的民众认为政府应该削减财政预算中对核电的拨款比例。
有分析人士称,美国政府之所以现在如此大手笔发展核电,也正是因为他们“憋了”太久。自1979年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之后,美国政府再没有批准过任何新核电站建造项目,直到去年还是如此。正当美国核电产业以为终于熬过寒冬,即将迎来春天的时候,没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场“倒春寒”。不过,这一次美国政府力挺核电的态度或许能让美国的核电企业稍感安慰。
除了财政支持,管理方面的提升也对安全保障起到推动作用。三里岛核电厂由于设备故障、仪表失灵和操纵员误操作,发生了压水堆核电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导致堆芯部分熔化。但是事故没有造成工作人员伤亡。根据事故后放射性监测结果,三里岛事故对环境和居民没有造成放射性危害。事实证明,压水堆核电厂的各项安全措施是有效而可靠的。尽管如此,新的压水堆核电厂设计吸取了这次事故的教训,并改进和增设了一些安全措施。根据三里岛事故的教训,各国都加强了运行管理,采取了严格的运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运行管理制度,以杜绝操作失误。在设计中把人的差错考虑在内,万一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大的事故。自此,管理标准提高在核电发展史中起到了加强安全保障的作用。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成立,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的核电站都加入了该组织,形成企业间的安全交互检查机制。在人力投入的保证下,加强了业内统一标准下的安全性。
在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前,全球核电复兴引领者是亚洲。许多亚洲国家都将核电视为满足能源需求增长的重要途径。但是,有分析师认为,如果日本核电站事态加重,亚洲不少国家将重新考虑本国核电政策。美国查塔姆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安东尼·弗洛格特表示:“像印尼、马来西亚,它们正决心发展核电。对于这些有意建核电站的国家而言,日本此次事故会让它们停下来思考核电站对未来经济和安全的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政策教授斯瓦库认为,亚洲决心发展核电的国家不会因此动摇,因为这是它们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印度和中国不会因此改变计划。虽然未来核电出口国仍将看好这些新兴市场,但是这并不是块好啃的骨头。印度去年就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设备供应商在核电站发生灾难时必须承担巨大损失。经合组织(O EC D )框架下的核能源署(N uclear EnergyA uthority)总干事Luis E chávarri曾对媒体表示:“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市场上,在决策时价格都是一个根本因素。作为福岛事故的后果,可能会对核电站出台新的安全标准,例如对地震的应对,面对海啸、洪水和火灾时,拥有更强的保护;在极端情况下的供电以及是否应准备额外的水源等,这些都会增加核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但目前我们还不清楚政府将会提出哪些安全要求,因此很难具体说明对核电站成本的影响。”
中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一篇文章称,核能发电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因此受自然现象影响的机会也就无所不在。暴露在外界,就会面临飓风、地震、火灾、海啸和火山喷发等危险。
一位电监会的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还无法与大自然的力量抗衡,还无法建造出不带来任何风险的核电站,但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吸取历史的经验,不断完善核电安全技术与管理,就能较为充分地利用好核能。
“火电企业的主要成本是燃料,煤炭成本一般占整个火电成本的70-80%,而核燃料成本占核能发电的成本不到15%。核电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成本是安全检测。”一位核电企业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核安全规划可望上半年出台
在《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专家表示安全投入的比例肯定会越来越高,考虑到日本此次核事故是缘于极具偶然性的最强地震,各地核电站的安全标准制定和安全投入应因地制宜。
据德国《焦点》杂志近日报道,福岛核危机使日本政府警醒,承认核电站的防震措施不够,并提高了安全标准。日本政府承认,大地震和海啸前的核电站安全标准不够,因而必须提高。新的规定要求,备用的消防车必须配备胶皮管,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从外面加水冷却反应堆,另外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和燃烧棒的冷却池必须完好。鉴于海啸给福岛核电站的破坏,建设抵御海啸的保护墙也在考虑中。
强震引发的特大海啸被认为是福岛核电站事故的直接元凶,高度超过10米的海啸令防范所用的堤坝不堪一击。但与日本经常经受海啸的岛国不同,中国近海发生大地震导致海啸的可能性比较小,历史材料显示,两千年中,中国只发生过十次地震海啸,平均200年左右一次。减少海啸灾害的一大手段是预警,这方面最直接的设备就是海啸浮标,该产品价格每个约1000多万元人民币。
有媒体报道,2010年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展开核安全规划的编制工作,由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牵头,国家核安全局以及相关工业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起草,至今已数易其稿。参与起草的专家称,在核安全投入方面,国家预备与企业共同分担,二者将按照1:2或者1:3的比例进行出资。粗略估算,安全投资约占项目总投资成本的15%左右,以每千瓦1000美元计,若2015年前要开工建设装机容量达3800万千瓦的项目,届时国家财政的核安全支出将达到17亿美元至28亿美元。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的核安全投资全部是企业行为,如果上述草案成形,我国对核电发展的安全保障将更进一步。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确定抓紧进行核安全规划编制工作。业内人士透露有可能今年上半年就会出台。
西安交通大学核能与热能工程研究所专家贾斗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核电站经历数年运营,其生产效益逐渐超过前期投资成本,这部分收益会让安全维护和保障措施的执行更加具备经济条件。加之技术成熟度提高,有理由相信,技术研发和购买成本的降低,能使核电企业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更加宽松。”
他说,煤油资源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全球经济发展肯定不会放弃也离不开较为成熟的清洁能源核电,不过核电安全标准在灾害现实和民众压力下将会普遍提高,相关企业成本提高也是必然趋势。
他还表示,9级地震与特大海啸的叠加灾难很少见,较低级别技术对抗最强震引发灾难,势必会加大核电站遭破坏事故的可能性。
日本受影响核电站采用的是二代核电技术,最大问题就在于遇紧急情况停堆后,须启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更新的先进技术意味着成本的提高,不过在这方面我国做得比较好,中国在建核电站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所谓“三代”技术,是指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A P1000核电技术以及法国阿海珐公司开发的EPR核电技术。
中国大部分的安全设备是用于防护8级地震,如果参照日本此次造成核泄漏事故的9级地震来定预防标准,成本将大幅攀升。贾斗南说:“设备安全升级是个整体成本上涨过程,电缆、堆壳、线路等各项主要设备都会增加大量费用。”
对于国内日益高涨的增加核电安全设备投入的呼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乃彦提醒,在核电站防范天灾方面的投入要因地制宜。他说,“福岛的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在什么地方建核电站要考虑该地区的地质水文的历史记载。切不可大意,但也不是安全标准愈高愈好,要正确地吸取经验教训。”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的核安全投资全部是企业行为,如果上述草案成形,我国对核电发展的安全保障将更进一步。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确定抓紧进行核安全规划编制工作。业内人士透露有可能今年上半年就会出台。
尚不会对销售电价上调产生直接压力
目前我国已投入使用的核电站分别为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以及江苏田湾核电站。据了解,已运行的核电站上网电价中,价格最低的是秦山二期核电站,上网含税电价为0.39元/度,最高的是秦山核电站三期核电站为0.46元/度。
如果不考虑安全维护成本的增加,近年来我国新建的核电站上网电价已经呈现下降态势。计划于2013年建成的广东阳江核电站,每千瓦造价仅10070元人民币,工程建成后含税上网电价约0.364元/度。计划于2013年建成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项目,其含税上网电价将不会超过0.3元/度。
据一位行业内专家介绍,我国核电上网电价是根据各家企业申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而成。当前,国内核电上网电价实行的仍然是成本定价,核电站的投入成本越高,上网电价也越高。此外,核电产业本身也隐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业内被称为“印钞机”。
上述专家表示,核电并不参与调峰,是作为“基荷”全部入网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核反应堆至少会配有两台发电机组。以一台100万千瓦的功率计算,一台机组一小时的发电量为100万千瓦时,如果全天满负荷发电,一天发电量为2400万千瓦时,两台机组年营收将超过50亿元。
然而,日本特大地震后引发的核电站泄漏,已经令全球从严审视核工业的发展。华东电网发展规划部高级工程师杨宗麟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十一五”期间,华东地区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从2.5%提高至7.6%。但“十二五”期间华东地区核电发展占比将达到何种比例目前还很难说。
4月初,国家电监会一位司局级干部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十二五本是核电等清洁能源迎来大发展的时间,但由于日本核危机,新建核电站的审核会从严,“但在节能减排的基本政策方向下,十二五核电的发电量比例有较大程度提高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可以这么说,在核电成本提高的情况下,提高上网电价几乎是必然的事情。”至于此举会不会传导至国内的销售电价,国内专家表态谨慎。
杨宗麟认为,核电上网电价如果上调,并不会直接传导至国内销售电价。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不到2%,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不足3%。即使这部分成本上涨,可能加重电网的采购负担,不会对全国销售电价上调直接产生压力。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国家也有可能在核电比例较大的省份如浙江、广东等地调高工业销售电价来转移部分核电厂的压力。
据一位行业内专家介绍,我国核电上网电价是根据各家企业申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而成。当前,国内核电上网电价实行的仍然是成本定价,核电站的投入成本越高,上网电价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