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以及沂南县等三级政府官员携手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5月15日至17日将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据介绍,沂南县借助“诸葛亮故里”的文化带动效应,去年以来,总投资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今年投资1.8亿元建设诸葛亮城。
“15亿、1.8亿”这两个数字,把舆论关注的焦点再度引向名人故里争夺战。据说,诸葛亮有三个故里:一个是“童年故里”,山东临沂;一个是“躬耕故里”,河南南阳;另一个是“卧龙故里”,湖北襄阳。为此,湖北的襄樊市特意更名为襄阳;南阳政府也不甘示弱,预算花9亿修复当年孔明先生的茅庐。投资数额越来越惊人令人迷惑:难道真是为了证明这是一场各方输不起的争夺?
反对
仿古建筑大集合
能有多少文化
河南南阳与湖北襄樊一直在争夺“诸葛亮躬耕地”,争得如火如荼、热火朝天。襄樊更是一气之下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襄阳”,以表明自己才是“正版”。由于历史记载的模糊,这两个地方的争夺实际上已经持续了数百年,以后,恐怕还要争夺下去。与这两个地方不同的是,由于史书的记载比较明确《三国志》上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阳都,就是现在山东临沂的沂南县所以临沂沂南宣称自己那里是诸葛亮的出生地,就没有人跟它争。
但是,史书上写到诸葛亮的时候,是从他跟随叔父离开阳都之后开始的,对于他的童年生活,并无只言片语。那么,这个出生地,除了在史书里被记下一笔之外,跟诸葛亮之间还有过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也就不得而知了。即使有,有必要花费15亿去打造吗?有必要花费1.8个亿去凭空建设一座“诸葛亮城”吗?即使打造出来,也不过是一座仿古建筑的大集合而已,能有多少文化的意味呢?
文化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沉淀出来的。文化的沉淀绝非一日之功,甚至也不是一代人之功,而是需要几代几十代人的积淀。但是,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谁能等得了那么久?综观近些年“名人故居”之争,争来争去,都逃不过一个“利”字,大拆大建,都是缘于官员的“政绩”冲动。硬生生打造出来的“文化”和“故里”,能不能有持续的生命力,未来会不会不仅带不来收益,反而成为当地百姓的负担,也是一个未知数。老百姓最需要的是把日子过好,这么多钱投向民生该多好?至于“名人故里”,有遗迹的,就把它保护好,没有的,何必硬生生地造一个出来呢?15亿,如果全部投向教育,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个现代诸葛亮来,可惜现在却都被换成了钢筋水泥。
张楠之
理解
打造名人故里没错
如何包装才是关键
对地方政府打造诸葛亮故里,修建诸葛亮城,提出质疑可以,但是不必上纲上线,一味反对。事实上,不仅是山东沂南县,好多地方都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千方百计挖掘人文、旅游资源的事。与孙悟空这样的虚拟名人相比,诸葛亮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与某些地方争夺名人故里不同的是,诸葛亮的出生地有明确的历史记载。诸葛亮城也是真实的文物,并不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划定的“名人故里”炒作红线之内。打造名人故里,对历史文物进行修葺本身没错。如果没有历史上的修建、维护,诸葛亮故里恐怕只能从历史故事中寻找意象了。
诸葛亮故里不是不能包装,如何包装才是问题的关键。在包装“诸葛亮故里”之前,有这么几件事要做。第一就是充分论证包装“诸葛亮故里”的必要性与包装方案的合理性。测算包装名人故里以后的旅游效益与社会效益,看看砸下真金白银能否获得合理回报。第二,广泛征求并尊重民众意见,特别是当地百姓意见,看看民意价值取向到底如何。第三,就是建设程序与建设资金合法性的问题。在保证民生投入与公共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打造诸葛亮故里,从项目立项到资金预算都要经过人大审核、同意。不能由少数领导与一、两个部门拍脑袋决策。
如果有关部门真正尊重了民意,理清了“诸葛亮故里”包装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果打造诸葛亮故里,真能提升地方形象,增加旅游收入,为当地百姓带来福祉,我看舆论不妨给予理解与宽容。
胡艺
追问
会不会变成盲目投资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荣誉感,每个地方的居民,也打心底里期盼自己的老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成为历史名人的故里。但是问题是,争“诸葛故里”本身没有错,不等于地方政府斥巨资来争就正确,动辄斥资几亿,也难免因为缺少科学地论证,而导致投资的盲目。更可怕的是,这是政府的投资。
任何一项文化产业,从项目的论证,到项目的确立,到投资的到位与地皮的设定,都必须要有专家与投资者的计算。多少年能收回成本;对地方GDP有多大的贡献力;投这15亿元时,有没有经过纳税人的同意;有没有通过合理的财政预算;事后有没有审计;花钱过程是否透明……所有的问题,都比争诸葛亮故里本身更加实际。
上述问题没有给公众一个答案,地方政府就盲目上项目这才是花15亿争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的根本症结所在。权力的盲目,或者导致重复建设,或者导致地方政府背负上沉重的债务。举一个镇政府的例子:河南灵宝豫灵镇因为盲目投资,已经负债一亿多元。比它更高、手笔更大的政府部门,若负债真是不敢想象。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曾表示,“要防止出现地方政府为刺激经济而推出的庞大投资计划,变成单纯追求政绩的不良现象。”有的时候,地方政府在大把的钞票与一些热闹项目面前,很难保持一个理性的判断,这样也很难避免权力的盲目投资。
王传涛
观察
对历史的畸形消费
面对“投资1.8亿元的建设诸葛亮城”,就事论事的评价已经有些落伍,我们应正视的困境是:到底是什么原因把各地都“绑”上了“名人故里”争夺的“战场”?又是什么因素促使各地开始了“大手笔”的血战?不能忽视的一个现实是争夺者的变本加厉正在升级:动辄几千万的投资,加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通行证,已经把对古人的争夺战演变成了“连续剧”: 从炎帝到老子、孙子、墨子,从司马迁、董仲舒到诸葛亮、王安石、袁崇焕、李白……的故里都有地区在争,上演了一幕幕闹剧,直让我们看到了政府一幕幕“闹剧”。
在一些人眼中,任何有噱头和炒作价值的古人,都成了一门“利益学”和“算计课”:历史早已成了一种可以被用来获利的行业。而进入当下的唯一通行证就是经过仔细考量后的利益转化公式古人能否成为攫取金钱的筹码以及能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投资1.8亿元建设的诸葛亮城”,难道不是最好的说明吗?
进一步说,这是整个社会陷入利益思维主导文化的泥淖之中的折射把名人故里当成了赚钱机器。“投资1.8亿元建设的诸葛亮城”的用意固然令人心忧,而更令人心忧的是弥漫于整个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日益侵蚀,某种程度上会让我们丢弃一种理性的思考和纠偏的勇气,最终在利益驱动下消费和绑架名人故里的价值。对任何所谓名人故里的争夺,都可以看到地方政府利欲熏心的一面,当这种行为发展到登峰造极地步的时候,就意味着是对历史的一种畸形消费,是对“名人故里”的糟蹋而非保护,更是传承的断裂而非延续。“1.8亿元”诸葛亮城是权力的“烧钱游戏”,更是权力“算计学”的隐喻。
朱四倍
遗憾
“滥用”诸葛亮
也是一种悲哀
虽然各地的做法都有自身的算盘,但这的确是诸葛亮的悲哀,也是我们自身的悲哀。人们记住诸葛亮,除了他足智多谋外,更重要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如今各地仅仅祭出一个孔明的名号,却在做一些与诸葛亮的精神气质截然相反的事情。如果用这15亿,多建一些安居工程,多解决些民生问题,而不是屡次三番对诸葛亮这样一个无限丰富的文化符号无限滥用,决策者才会赢得民众的尊重。诸葛亮地下有知,也会会心一笑。
钱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