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全面监管的用药环节漏洞百出,直接导致一种新现象的产生:过度医疗。这是个普遍现象,岛城医院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但造成过度医疗,除个别医生的利益因素外,患者或者家属的求医心态也成为它的助长剂。
为控制这种现象,岛城推出“一单通”避免重复检查和过度检查。同时,多家医院还有临床药师定时抽查处方单子,发现与疾病不符合的药品,最多可扣罚医生药品费用的50% 。
事例一:有用没用吊瓶从头打到尾
在外地动阑尾炎手术的患者焦先生想起那几天的住院日子就头疼:“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可以吃饭、也不需要打那么多针了。但医生还是给我不停地开药,打完那些吊瓶饭也就吃不下了,那会身体特别不舒服。”
同样,曾经在岛城某医院动肛肠手术的董小姐也说:“一个小手术住了15天院,总共花了7000多元,其实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钱。尤其是最后那几天,自己也能吃东西、也能活动了,每天呆在医院的工作就是定时换换药而已。可那段时间每天还要打两大瓶的营养针、抗生素,医生说得进一步稳定病情。就这样,一住就是半个月。当时我就在考虑,这医生是怎么了,非要让我用那么多药干什么,后来才听说了提成这回事。”
事例二:明知治疗无效但不放弃
一年前62岁的父亲查出肝癌,市民隋先生带他去青医附院,肝癌已经到了晚期,治愈的可能性不大,“医生当时说,病情很严重,不能保证以后会怎样,让我们考虑要不要接受治疗。”隋先生说。从那时起他跟妹妹俩人就轮着奔波去医院。化疗很痛苦,父亲一度吃不下任何东西,稍微吃一点就会吐,“好几次他都跟我们说,算了吧,太遭罪了。我们也看着心疼,但怎么能就这样放弃呢。”就这样断断续续化疗了一年时间。化疗的病人很多,这中途隋先生还通过各种关系找人安排住院。今年年初再去医院,老人家坚决不去,“好说歹说才又去呆了半个月,现在他全身一点劲都没有,还总是疼。我也不知道现在是该放弃还是继续……”
事例三:连跑四家医院去做检查
结婚3年没要上孩子,27岁的胶州人文文(化名)去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自己得了不孕症。第一次听说这个病的她不相信这个结果,又跑到青医附院,结果一样,医生建议她必须接受治疗。文文还是不信,又到了妇幼保健院,既害怕又抱着希望,每到一家医院她都要重新做一遍检查才行。三家医院、三个检查单上写着同一个结果:不孕症。
“医生说得治,而且要我耐着性子。后来我四处打听,有人说北京那边有家医院很好,也不需要手术,很快就会好。”文文第四次踏上检查的征途。光来回重复各种检查已经花了近一万元。
调查
医生说过度医疗是为患者负责,也是自我保护
三个事例反应了三种不同的过度医疗的形式。第一种是医生逐利造成的药物过度。第二种和第三种则都出现在患者或患者家属身上。
过度医疗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摆在医生面前,着实让医生不知做何回答。市立医院一外科医生介绍:“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有的是因为医生想负责任多做次检查确诊病情、有的则是患者主动要求的。就拿那位肝癌患者来说,为什么有些医院一看是癌症晚期患者就不想收,就是因为再治下去也没什么效果还占着医疗资源。但患者家属不这样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才可以。其实他们从侧面助长了过度医疗。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医生受利益影响,造成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不仅出现在药品的过度上,在各项检查中更不可避免。前段时间,市民张女士手腕有点疼去医院询问,医生摸了几下后直接开了CT、X光片好几张检查单子,“先去做检查吧,做完再看到底是哪的问题。”拿着单子一打听三项检查费用就800多元。“看到这钱我的手腕也不疼了,什么都得做检查。”张女士说。而对于检查的过度,青医附院一位产科医生坦言:“现在医患矛盾这么紧张,多做检查也是为了多一点确诊疾病的证据。一方面是为患者负责,另一方面也是进行自我保护。”
影响
源头不解决,过度医疗会一直存在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刘宏在谈到过度医疗话题时表示:“这牵扯到医生、患者和社会三方面。现在社会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纳入医保和新农合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大家有了保障,出现了这种短时间内的过度医疗。”
而另外一家三级医院院长则坦言:“提高扩大保障、降低药费这些都只是医疗改革的一个方面而已。但最根本的问题没解决,过度医疗问题就会一直存在。现在都在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取消或降低各种费用来源,可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只有5% 而已,医护人员工资又迟迟不动。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控制过度医疗呢?”
过度医疗的产生,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加剧了看病难的难题。从2006年开始,全市实行“一单通”,在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检查结果可以互通,这不仅避免了重复医疗 ,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过度医疗。目前,“一单通”医院增至37家,每年能为全市患者省去百万元费用。
特写
处方不合格,全院公示还得扣罚
控制用药方面,医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用临床药师监督用药处方是其中一方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药剂科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从2009年开始监督和控制处方单,到现在效果很好,处方上面的问题越来越少。”
科室主任也一样受罚
“每个月从每个科室随机抽查100份处方,查看他们是不是符合要求,检查内容主要有几个方面:书写不规范、处方量超标、用药频率、诊断与用药不符、药品超过5种(按规定,每张处方单上的药品不能超过5种)。”该负责人说,刚开始进行这项工作时,处方上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比如给腰椎横突骨折的患者开川青(这是疏通心血管的药物)、不育患者用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超量等。
记者拿到了一份医院2010年10月份处方合理用药点评表,抽查的科室、发现的处方问题以及开处方的医生名字都赫然在目。但这张单子可不是留作存根的,而是要在全院每个科室进行公示,让大家能引以为戒的。“这上面还有几个科室主任的名字,不管是谁只要处方确认有问题,一样对待。”
“不仅如此,公示了还得扣钱。”药剂科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医务科、药剂科和相关科室讨论后,认定某种药确实与疾病不符,那患者用了几支总共花了多钱,将扣罚该处方医生总费用的20%~50%。所以在起初实行该制度时,有医生的一个月的扣罚能达到1500多元。
两次不及格停他处方权
抽查、公示、直接扣罚,还涉及到科室奖金等,这样的力度坚持了两年,处方合格率大幅上升。药剂科把2009年6月份到12月份的处方检查情况和 2010年1月份到7月份的情况作对比发现,前6个月病例书写不规范的有685例,后6个月降为375例,下降了46% 。而诊断与用药不符也从144例下降到74例,降幅为45% 。“现在再抽查病历,发现问题的已经很少了。”负责人说。
在这项制度基础上,从本月开始医院又推出了一项新举措:考试!考考医生到底会不会开药、会不会用药。该负责人说:“试卷我已经出好了,内科、外科、儿科的都不一样。一个季节考一次,如果两次不及格,停他3个月的处方权。这项措施力度也很大。”
文/图 本报记者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