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探访由国家级刑侦专家谋划的警务改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6个月撼动运行60年之警务机制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4月26日08:14
  视点关注

  ●打破警种界限解决不同警种忙闲不均警力浪费问题

  ●独立行政单位由42个减至10个缩短了指挥链条

  ●社区民警对行业场所管理负全责“洗楼”统计信息

  本报记者郭毅

  雪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时间回转115天。

  2010年的最后一天,随着黑龙江省副省长孙永波和牡丹江市委书记徐广国联手拉开10个公安分局牌匾上的纱帘,运行了60年的旧警务机制寿终正寝,取而代之是全新的警务模式:市区原有的4个分局和38个派出所被整合为9个城市分局和1个专业公交分局,把3级管理机制变为两级,同时使独立行政单位由原来的42个减少到10个,通过这种“减少层级”,使警务指挥和警令传递层次由原来的6个减少到3个,缩短了指挥链条,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新成立的分局按照“两人一组、三组一队”的警务模式,设立刑事侦查、治安巡控、社区警务和警务综合4种职能队,每种职能队分别承担基层多个警种的业务职责,不仅打破了警种界限,整合了队伍,解决了以前不同警种忙闲不均、警力浪费的问题,而且通过“两人一组”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人员新老搭配、强弱搭配、干群搭配的科学组合,促进了工作的协调配合和有序开展。

  对于这一全新的警务模式,就任牡丹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刚满180天的闫子忠胸有成竹“减少层级、警力下沉、明晰事权、规范执法、提高效率、强化保障”。

  闫子忠作为前黑龙江省刑侦总队总队长、国家级刑侦专家,这场由他谋划指挥的雪城警务改革,除去“减少层级”、“警力下沉”和“警员科学组合”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持枪劫匪5分钟落网

  2011年3月3日18时32分,牡丹江市新玛特购物广场南门突然间火光冲天一片炸响,一时间商场保安和工作人员纷纷抓起灭火工具冲向南门……

  18时36分,位于新玛特购物广场东门的周大福珠宝专柜遭袭:一蒙面男子一手持枪逼住售货员,一手用锤子猛砸玻璃展柜,抢走一根重500.05克,价值191000元的金条。

  “新玛特购物广场东门的周大福珠宝专柜发生持枪抢劫案。31号巡逻车立即追捕。就近巡逻的警员立即增援。”在劫匪出手的同时,商场的报警系统也向110报告了匪情,110指挥中心通过视频向离发案地最近的巡逻车发出指令。

  “我是31号巡逻车,1分钟内到达现场。”先锋公安分局治安巡防队民警刘景赞、许庆炜和陈晨驱车赶往新玛特购物广场。商场监控录像显示:从民警们接到指令冲进商场北门并发现逃向东门的劫匪时间不到3分钟;全副武装的民警追击、制服劫匪不足两分钟。

  5分钟内,兵不血刃地生擒持枪抢劫黄金的劫匪,是劫匪笨还是警察运气好?答案都是否定的。

  经审,犯罪嫌疑人张洪刚交代,他在制造购物广场南门爆炸后,选择周大福珠宝专柜作为作案目标,并制定了从商场东门离开的逃跑路线。

  这场精心策划的“声南击东”持枪抢劫案5分钟告破,牡丹江市公安局督察长、巡逻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杨阳说:“这是必然的。从18时到21时,市区的9个公安分局有18台警车,每车载3名民警,在自己的辖区内分别以井字路线和环形路线进行车巡;每个分局还有一车两警固定在人员密集地区定点巡逻;这时还有黄金、消防、边防、森警、武警10台警车车辆和市公安局机关21台警车在指定区域巡逻,还有巡特警10台警车重点巡逻。我们又在人员密集、地段繁华区域重点布警,像新玛特那样的大商场,我们还有突发事件处警预案,劫匪当场被擒不奇怪。”

  杨阳拿出一份《牡丹江市主城区巡逻防控体系建设总体实施方案》,记者注意到这是第六次修改稿。杨阳说:“每个方案的形成都来自于巡防的实际效果;随着季节、人们起居习惯的变化而变化;巡逻的时间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全警巡逻,包括闫子忠。”

  “巡逻是警察的基本功,巡防是打压犯罪空间的最好方法。”闫子忠说,通过加强巡防,“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同比下降59%,其他刑事案件从日均30余起降至8起左右。

  事半功倍的成效激发了各个分局局长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的街区、社区巡逻,各分局都有各自的高招。”杨阳说,“过去有些人出工不出力,有人甚至连工都不出。为此,闫子忠撤掉了几个派出所所长。这才几个月,巡逻成了全警的习惯,防控的理念自觉不自觉地提升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

  社区民警要“洗楼”

  “新的警务机制下,社区民警的基本职能是人口管理、行业场所管理、消防管理和公安交通管理4大项。”2011年1月18日,闫子忠亲自为全市民警讲授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能。

  前两个“管理”与过去派出所的职能一样啊?台下的民警听着、猜着。

  “与以往不同的是,行业场所管理全部落实到社区民警,实行属地管理。”闫子忠继续讲,“今后社区民警要对行业场所管理工作负全责,改变过去对行业场所只管理不负责或也管也不管的被动局面。”

  翻看人手一册的《牡丹江市公安警务改革资料汇编》第45页《关于事权调整的说明》:“行业场所的治安管理职权与案件查处职权相分离。日常治安管理由社区警务队负责,行使管理权和审批权;治安巡防队和刑事侦查队负责查处行业场所内发生的案件。各队相互制约、侦防互动,形成共同管理的格局。”场所管理问题,在座的民警听懂了。

  关于人口管理,闫子忠提出的“洗楼”和“洗房”字眼又让听众竖起了耳朵。“逐家逐户地普查,了解掌握如下情况。”闫子忠板着手指讲出7点,并要求将这些信息及时录入人口信息系统。

  3天后,闫子忠的讲稿被装订成护照大小的手册,冠名为《市区公安分局社区民警工作指南》,牡丹江市的社区民警人手一册。

  两个月后,记者到牡丹江采访,看到了《市区公安分局社区民警工作指南》的落实情况:先锋分局把场所管理工作演化成“四个一”基础性工作。具体为“一本台账”:建立行业场所电子台账,台账由行业场所的位置图、经营项目、场所性质、监控器布局,行业场所的法人、股东、从业人员及租赁房主的信息,行业场所安全防范、消防职责等规章制度组成,适时更新,随时动态掌握行业场所基本情况和变化情况。“一个标准”:根据行业场所的经营证照办理、安防措施落实、台账建立登记、遵纪守法及发案情况,将行业场分为安全类、一般类、关注类、严管类4类。安全类每季度检查一次,一般类每月检查一次,关注类每半月检查一次,严管类每周检查一次并随时抽查。“一份责任书”:社区警务队负责人、监管民警、业主、员工层层签订治安责任书,重点要求行业场所的业主必须跟每一名从业人员签订治安责任书。“一次工作例会”: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行业场所业主、从业人员、保安的工作例会,提出管理意见,征求服务意见,时时掌握住最新的场所动态情况。

  “现在的社区警务主动、实用。”长安分局局长王乐刚归纳的“主动、实用”4个字来源于他几十年的从警经历。

  “市公安局控制了街区空间、社区空间、居所和场所就控制了城市。”闫子忠认为,社区警务必须有用、实用。

  为此,牡丹江市公安局要求社区民警必须完成“四个工作目标”:一要对维稳、案事件、社情民意、舆情等信息、线索类信息广泛采集,确保完成每人每年收集提供两万条可用信息的工作目标;二要每名社区民警年内都要提供有价值的破案线索、逃犯线索10条以上,利用提供的线索破案率、抓逃率要分别达到80%以上;三要通过巡逻防控,确保社区内可防案件与分局辖区可防案件的平均值不出现大的落差;四要通过赋予其各项工作职能,使社区民警真正成为辖区政法综治工作的牵头人、社情民意的知情人、4项管理的执行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破小案串出大案

  闫子忠2010年6月上任,当年牡丹江市上半年发生45起命案,6起没有破获,听案情汇报时,他当场说,起码有5起能破。到去年12月底,除那起他感觉把握不大的命案外,全部破获。今年以来发生的命案全部告破。

  命案全破是因为闫子忠是刑侦专家吗?回答人异口同声:是!也不是!

  “专家的思路是独特的。”牡丹江市刑侦支队支队长牟宏斌讲了一起命案的侦破:绥芬河“4·25”案件,一名老人深夜被刺身亡,发案时间长,现场没有直接证据,要想找到与死者有利害关系的人非常困难,怎么办?闫子忠到任后,勘查了两个月以前的命案现场。他说,这是一起有因果关系的案件,是针对死者的……

  顺着这个思路,经过数月的寻找和调查,一个信息反馈回来:老人在一家单位做更夫,一名男子几年前曾到单位偷盗,被老人发现扭送到派出所,这名男子因此被劳动教养一年。再通过现场影像、知情人证实,这名男子可能就是凶手。警方找到这名男子后,他交代,案发前他去附近偷盗,又被老人发现,想起以前的“旧怨”,他用随身携带的尖刀将老人刺死。

  “牡丹江命案全破更得益于警务改革。”牡丹江市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赵连庆算了一笔账:牡丹江市区共有1900多名警察,市局占将近一半,分局、派出所占一半多。市局直属的800多人基本浮在上面,而每个分局有10名领导,分局还下设了16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有3名领导,有的甚至有4名,平均一个分局就有60多名领导,4个分局将近300人浮在上面指挥。38个派出所中,所长、副所长、教导员、内勤等共计有200多人也是浮在上面的,这样算起来,只有500多人在基层一线,如果再排除值班或有任务的,每天真正能在一线的警力也就200人。改革后,每天一线的警力翻了4倍达到800人,这还不算市局的800人必须每天参加街面巡逻。

  牡丹江不仅一线警力翻了4倍,更有新的工作机制保障新分局的刑侦、治安、社区3警实行工作联勤、优势互补、捆绑考核、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构建起现代警务条件下的打击犯罪一体化格局。刑侦队专司案件侦查和刑事执法工作,并通过打击犯罪发现和查找治安防范和社区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治安队在承担打击治安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积极开展侦查破案、治安防控和抓逃工作;社区队充分发挥管理工作人熟、地熟、场所熟、情况熟的优势,依托基础工作提供线索、布控抓逃、打击犯罪。

  “统勘统侦”、“四侦联动同步上案”、“抓大案,管小案,以小案带大案”等等,《法制日报》记者在牡丹江市听见看见的,都是最适合于当地地域特点、治安状况、警力配置的最实用的刑侦战法。

  “做小案时,嫌疑人会比做大案时留下的破绽多,通过破小案串出大案事半功倍。”刑侦支队侦查员孙斌运用闫子忠的“秘诀”斩获颇丰。

  记者手记

  


  “锯响就见末”

  “锯响就见末”是闫子忠带到牡丹江的一句话。

  问华电分局局长李云齐这句话的意思,他讲了个故事:闫子忠当警察破的第一个案子是耕牛被盗毫无线索的积案。他以案发地为中心,向着各个村庄中的养牛户步行前进。寻得一户人家低价买到送上门的耕牛,聊天中得知,买牛人留卖牛人吃饭,卖牛人说:大米饭天天吃;问,为啥低价卖牛?答,家有病人;末了买牛人送给卖牛人4个倒上酒水就能见到《红灯记》人物的酒杯。

  “步行”、“大米饭”、“病人”、“酒杯”,没几天,案子破了。闫子忠的侦破故事很多,但这个故事意义更大,更能回答你的问题。

  闫子忠到牡丹江6个月靠什么就撼动了运行60年的公安警务机制?

  2010年12月31日牡丹江警务改革启动会上,时任市委书记徐广国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命。我们现在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围绕民生,围绕和谐社会,围绕建设幸福牡丹江而进行。我们公安工作现在共同的弊端就是“官多兵少”,全力推行公安警务改革,不仅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要通过机制改革,让全市广大民警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一丝解脱。如果说我们改革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社会满意、群众满意、大家满意。

  这就是闫子忠的“锯响”见到的“末”吧?抓偷牛贼和掌控一个城市的治安形势,差别是不是就在于“锯响”的大小和“末”的多少呢?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